某興趣小組對“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進行了改進(見右圖):將數顯設備、氣體壓強傳感器和空氣中氧氣含量測量裝置按如圖所示連接。裝置氣密性良好,調節右邊敞口容器和集氣瓶里的水而相平,此時集氣瓶內氣體的體積為V1。關閉活塞,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伸入集氣瓶中并塞緊瓶塞,待火焰熄滅后,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觀察到集氣瓶中的水位上升,待集氣瓶內的水面不再上升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2。然后向右邊容器內加人一定量的水至兩邊水面再次相平,此時集氣瓶內的氣體體積為V3,在點燃紅磷至打開活塞這一過程中,觀察到數顯設備顯示集氣瓶內的氣體壓強先上升后下降,再趨于穩定。
請回答:
(1)寫出紅磷燃燒的符號或文字表達式:___________ ,紅磷燃燒時,集氣瓶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_。
(2)數顯設備顯示,開始一段時間集氣瓶內氣體壓強上升,這是因為溫度升高導致的氣壓變化量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氧氣量減少導致的氣壓變化量。
(3)基于數顯設備顯示的氣壓變化,“過一段時間打開活塞”中的“一段時間”指的是火焰熄滅后到______________所經歷的時間。
(4)在整個實驗過程中,集氣瓶中減少的氧氣體積為_______(選填 “V1﹣V2”、“V1﹣V3”或 “V2﹣V3”)。
(5)思考:本實驗導致結果小于1/5的原因是_______ 。
(6)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結束后,反應容器內剩下的氣體主要是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氧化反應但不屬于化合反應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
B.紅磷在空氣中燃燒
C.硫在氧氣中燃燒
D.蠟燭在空氣中燃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區別二氧化碳、氧氣和空氣三種氣體,應采用的方法是
A.將氣體分別通入水中
B.將燃燒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C.將氣體分別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D.用帶火星的木條分別伸入集氣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下列關于碘的說法錯誤的是
A. 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
B. 碘原子核外共有53個電子,最外層有7個電子
C. 碘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26.9,原子核內質子數為53
D. 碘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碘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得到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關于空氣的成分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 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保鮮
B. 用含有氧元素的物質反應才有可能產生氧氣
C. 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于火箭燃料
D. 二氧化碳不燃燒也不支持燃燒,可用于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石蕊試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再進行加熱,溶液顏色變化順序正確的是( )
A. 紅色——紫色——紅色 B. 紫色——紅色——紫色
C. 紅色——紫色——藍色 D. 紅色——無色——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不屬于氮氣用途的是
A. 用作燈泡的填充氣 B. 用作生活中的燃料 C. 用作糧食的保護氣 D. 用作制氮肥的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李銘同學在實驗室稱取8.5g食鹽,發現稱取時指針偏左,請問李銘同學應該( )
A. 減少砝碼 B. 增加砝碼 C. 減少食鹽 D. 增加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三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三次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化學研究小組對蠟燭(主要由碳、氫元素組成)燃燒進行了如下探究。
(1)設計圖1所示實驗,錐形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請推測靠近三通管_____(填“上口”或“下口”)的火柴火焰熄滅,理由是_______。
(2)某同學用大燒杯將高低2支燃燒的蠟燭罩住(如圖2),發現高的蠟燭先熄滅,低的蠟燭后熄滅。
(提出問題)導致高的蠟燭先熄滅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與假設)假設1: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二氧化碳含量過大導致其先熄滅;
假設2:可能是高蠟燭火焰附近的氧氣濃度過低導致其先熄滅。
(設計實驗)
甲同學按圖2裝置進行實驗,點燃蠟燭,用大燒杯罩住。一段時間后,發現貼在燒杯內上部的濾紙先褪色(酚酞遇石灰水變紅),說明此時高蠟燭附近的CO2濃度比低蠟燭附近的濃度_____(填“高”或“低”)。
(3)為進一步驗證假設1,乙同學收集1 瓶含20%氧氣和80%二氧化碳的氣體,將點燃的蠟燭慢慢伸入瓶中并密封,蠟燭燃燒一段時間后慢慢熄滅,根據實驗現象可知:假設1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_______。
(4)丙同學使用傳感器測得密閉裝置內,蠟燭從燃燒到熄滅后的過程中(80s時蠟燭熄滅), 裝置內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變化曲線如圖 3,則可得出蠟燭燃燒的條件是_____。
(5)結合已有知識和上述實驗分析,乙同學實驗中,蠟燭完全熄滅后瓶內含有的氣體有_______。(至少填三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