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水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電解水實驗中,氧氣產生于負極端 B. 水結冰后,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
C. 水可以溶解蔗糖、碘、油脂等物質 D. 鑒別硬水和軟水,可以選用石蕊溶液
B 【解析】A、電解水實驗中,氧氣產生于正極端,錯誤;B、水結冰后,水分子之間的間隔變大,正確;C、水可以溶解蔗糖,碘微溶于水,油脂不溶于水,錯誤;D、鑒別硬水和軟水,可以選用肥皂水,錯誤。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揭陽市揭西縣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以下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
A. 溶解氯化鈉 B. 處理廢液 C. 保存氫氣 D. 取用液體
C 【解析】A、溶解物質時要用燒杯等儀器,不能使用量筒,圖中操作錯誤;B、實驗室廢液直接倒入下水道,腐蝕下水道,污染水源,圖中操作錯誤;C、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小,保存氫氣時瓶口應倒放,圖中操作正確;D、用滴管吸取液體時,瓶塞拿下要倒放在桌面上,膠頭朝下,藥液進入膠頭造成腐蝕,圖中操作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東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下圖是某化肥包裝袋上的部分說明:
⑴ 硝酸銨屬化學肥料中的____________ (填字母):
A.鉀肥 B.氮肥 C.磷肥 D.復合肥
⑵ 硝酸銨應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揮發性 C.受熱易分解
⑶ 硝酸銨與燒堿反應的方程式為NH4NO3+NaOH=NaNO3+NH3↑+X ,則X的化學式是_______。因此,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____________(填“酸”或“堿”)性物質混用,否則會減低肥效。
B AC H2O 堿 【解析】本題考查了化肥的分類方法和性質。 (1)硝酸銨屬于化肥中的氮肥。故選B; (2)根據標簽可知,硝酸銨應具有的性質是易溶于水,熱穩定性差。故選AC; (3)由NH4NO3+NaOH=NaNO3+NH3↑+X和質量守恒定律可知,每個X中含有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是水,化學式是H2O;硝酸銨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氨氣,所以施用該類肥料時,要避免與堿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2018屆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為測定某部分變質氫氧化鈉固體中氫氧化鈉的含量,研究性學習小組稱取42.4g干燥的圓體樣品并將其配制成1000mL溶液,分別取出100mL溶液用2種方法進行了測定。
方法1:向100mL樣品中加入過量的濃鹽酸,并用足量氫氧化鈉溶液吸收產生的氣體,稱得濃氫氧化鈉溶液增加了1.10g
方法2:向100mL樣品中加入過量BaCl2液,經過濾、洗滌、干燥等操作,分離出反應生成的沉淀物,稱得其質量為3.94g
(1)請選用合理方法采集的數據求解固體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2)向上述用剩的溶液中加入________gBa(OH)2固體,過濾,則可獲得純凈的氫氧化鈉溶液。(結果保留2位小數)
50% 27.36 【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結合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解答;(2)根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計算解答。(1)設100mL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為x。 Na2CO3+ BaCl2=BaCO3↓+2NaCl 106 197 x 3.94g x=2.12g 則1000mL溶液中碳酸鈉的質量=2.12g×(1000m...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通市海安縣2018屆九年級學業水平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化學思維方法,以下推理正確的是
A. 某鹽能解離出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則該鹽的組成中含非金屬元素
B. 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則該物質含有C、H、O三種元素
C. CaO能與H2O反應生成Ca(OH)2,則CuO能與H2O反應生成 Cu(OH)2
D. 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則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A 【解析】A、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化合物,酸根離子由非金屬元素構成,正確;B、某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生成CO2和H2O,則該物質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錯誤;C、CaO能與H2O反應生成Ca(OH)2,但CuO不能與H2O反應生成 Cu(OH)2,錯誤;D、二氧化碳能使燃著的木條熄滅,但能使燃著木條熄滅的氣體不一定是二氧化碳,如氮氣,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春季4月份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在20℃時,向質量均為50g的5份水中分別加入一定質量的氯化鉀固體,然后攪拌至完全溶解得到溶液(如有不溶解的氯化鉀,則過濾除去).加入氯化鉀的質量與所得溶液的質量見下表.
實驗編號 | 1 | 2 | 3 | 4 | 5 |
加入氯化鉀的質量/g | 5 | 10 | 15 | 20 | 25 |
溶液的質量/g | 55 | 60 | 65 | 67 | 67 |
(1)在20℃時,實驗3所得的溶液中溶質與溶劑質量之比為_________;
(2)在20℃時,實驗5所得的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_________g;
(3)在20℃時,實驗1所得的溶液為不飽和溶液,可以通過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使它變為飽和溶液;
(4)在20℃時,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實驗3____ 實驗4____ 實驗5(用“﹤”或“﹥”或“=”填空)
(1)3:10 (2)17 (3)加氯化鉀、蒸發水、降溫(任寫一條即可) (4)﹤ , = 【解析】 試題分析:(1)實驗3所得溶液為65g,溶劑為50g,故溶質為15g,溶質與溶劑的質量比為:15:50=3:10;(2)實驗5中溶液的質量為67g,溶劑為50g,故溶質的質量為67g-50g=17g;(3)氯酸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故方法有加氯化鉀、蒸發水或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學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春季4月份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將一塊油污抹布分剪成相等的四塊后,分別浸泡于等質量的溶有少量洗滌劑的冷水和熱水中,其中C、D分別再滴加同一品牌的洗滌劑各5滴。
(1)10 min后撈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凈,并進行比較,________杯中的抹布最干凈。原因是_____。
(2)從上述實驗得到的啟示中談談在家清洗餐具時應如何做____________?
D 溫度高,洗滌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強;在溫度相同時,D燒杯中洗滌劑的濃度較大,所以洗滌效果最佳 清洗餐具時向熱水中加洗滌劑效果好。 【解析】根據溫度升高,洗滌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強及在溫度相同時,洗滌劑的濃度大,洗滌效果更好解答。(1)10 min后撈出抹布,用清水漂洗干凈,并進行比較,D杯中的抹布最干凈。原因是溫度高,洗滌劑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增強;在溫度相同時,D燒杯中洗滌劑的濃度較大,所...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A、B、C、D、E、F、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D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G是一種重要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E是一種金屬氧化物,與A反應能生成一種常見的堿.它們之間的轉換關系如圖所示: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 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廣泛,請寫出其中一點 ________________ .
(4)反應③屬于_____________反應(填“化合”、“分解”、“置換”、“復分解”).
(5)B是最清潔的燃料,與其它燃料相比其優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H2O CH4 Ca(OH)2+CO2====CaCO3↓+H2O 氣體干燥劑或食品干燥劑 化合 產物是水,無污染 【解析】(1)A、B、C、D、E、F、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D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所以D是甲烷(CH4),A在常溫下是一種無色液體,A通電會生成氣體B和氣體C,所以A是水(H2O),C會與甲烷反應,所以C是氧氣,B是氫氣,甲烷和氧氣點燃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更說明A是水,E...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2018年九年級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不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 食物腐爛 B. 玻璃破碎 C. 牛奶變酸 D. 鋼鐵生銹
B 【解析】A、食物腐爛是指食物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緩慢氧化的過程,使食物變質,故是化學變化,錯誤; B、玻璃破碎是玻璃的形狀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正確; C、牛奶變酸是牛奶發酵的過程,由新物質的生成,是化學變化,錯誤; D、鋼鐵生銹是鐵空氣中的水和氧氣接觸反應生成氧化鐵的過程,該過程中有新物質的生成,是化學變化,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