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原物質和雜質的性質選擇適當的除雜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質,同時被提純物質不得改變.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解答 解:(1)碳酸鈉易溶于水,碳酸鈣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洗滌、干燥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
(2)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鐵能和酸反應,銅和酸不反應,故可用鹽酸(或稀硫酸)除去鐵,然后過濾、洗滌即可,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
(3)碳酸鈉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再蒸發,結晶,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
(4)KCl易溶于水,MnO2難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過濾、蒸發結晶的方法進行分離除雜.
故答案為:(1)C;(2)B;(3)A;(4)D.
點評 物質的分離與除雜是中考的重點,也是難點,解決除雜問題時,抓住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細鐵絲在氧氣中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 | |
B. | 分別點燃一小塊棉纖維和羊毛纖維,都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 | |
C. |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 | |
D. | 一氧化碳高溫還原氧化鐵時,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甲中固體 | 乙中溶液 |
A | CaCO3 | Ca(OH)2 |
B | Na2CO3 | NaOH |
C | Zn | AgNO3 |
D | KOH | BaCl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0℃ | 30℃ | 60℃ | 90℃ | |
甲 | 13.3克 | 45.8克 | 110克 | 202克 |
乙 | 35.5克 | 36.0克 | 37.1克 | 38.1克 |
丙 | 0.18克 | 0.16克 | 0.12克 | 0.08克 |
A. | 降低溫度可使丙的不飽和溶液變為飽和溶液 | |
B. | 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大小順序是甲>乙>丙 | |
C. | 0℃時,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甲>乙>丙 | |
D. | 使乙物質從一定溫度下的飽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蒸發溶劑的方法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通常所說的水資源是指陸地上的所有水體 | |
B. | 冰川分布于兩極和高山地區,是目前可供人類利用的最重要的水資源之一 | |
C. | 目前你用的淡水資源,主要是指河流水、湖泊淡水河淺層地下水 | |
D. | 水資源開發利用后,都能很快恢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水稀釋后FeCl3溶液黃色變淺 | |
B.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消失 | |
C. | 向FeCl3溶液中滴加適量無色硝酸銀溶液,振蕩后靜置,溶液黃色未消失 | |
D. | 觀察KCl溶液沒有顏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