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和D能參與光合作用,F俗名熟石灰。它們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表示相連兩物質之間能發生反應,“→”表示由某一物質轉化為另一物質,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略去),每個虛線圈中各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相同。
(1)物質F是_______;
(2)物質D的一種用途是_______________;
(3)寫出G→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中轉化關系未涉及到的反應基本類型是_______反應。
【答案】 Ca(OH)2 滅火等; Ca(OH)2+Na2CO3═CaCO3↓+2NaOH等 置換
【解析】根據A~G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和D能參與光合作用,F俗名熟石灰,且F能夠和D反應,因此F是氫氧化鈣,D是二氧化碳,B是水;A能夠產生水和C,水也能產生C,因此A可以是過氧化氫,C是氧氣;氫氧化鈣能夠和G反應,氫氧化鈣和G都能產生E,E反應產生二氧化碳,因此E可能是碳酸鈣;則G可能是碳酸鈉,帶入驗證符合轉化關系,因此:
(1)根據分析,物質F是Ca(OH)2;
(2)根據分析,物質D是二氧化碳,故D的一種用途是 滅火;
(3)反應G→E,即氫氧化鈣與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Ca(OH)2+Na2CO3═CaCO3↓+2NaOH;
(4)A→B為分解反應,A→C為分解反應,B→C為分解反應,C→D為化合反應,B→F為化合反應,B與D為化合反應,F與D不是基本反應類型,F→E為復分解反應,E→D為復分解反應,F與G為復分解反應,G→E為復分解反應,E→D為復分解反應,故圖中轉化關系未涉及到的反應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研究酸的性質,某研究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1)小剛將顆粒大小相同的純鋅粒和粗鋅粒分別加入相同濃度的稀硫酸中。寫出鋅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2)小剛仔細觀察后發現純鋅粒和硫酸的反應明顯比粗鋅粒慢。通過查閱資料小剛得知粗鋅中含有一些不活潑金屬。她猜想可能是粗鋅中不活潑金屬促進了鋅和硫酸的反應。
為了驗證小剛的猜想,你認為應該在盛有純鋅粒和稀硫酸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的下列哪種物質?___________。
A. HCl B. CuCl2 C. NaCl D. CaCl2
(3)實驗中小剛發現加入上述所選物質,純鋅和稀硫酸的反應都有不同程度的加快,請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剛想通過用一定質量粗鋅和足量的硫酸反應,測量生成氫氣的體積來計算粗鋅的純度。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
在虛線框中應接入上右圖中的____________,廣口瓶上方殘留的空氣_________(填“會”或“不會”)對氫氣體積的測量造成影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瓶不純的K2CO3粉末,所含雜質可能是KNO3、Ca(NO3)2、KCl、CuCl2、Na2CO3中的一種或幾種,為確定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1)取少量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充分攪拌,得無色澄清溶液。 (2)取上述無色溶液少許于試管中,滴加AgNO3溶液,有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HNO3溶液,沉淀部分溶解。 (3)另稱取4.14g該粉末于燒杯中,加入蒸餾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應后生成5.91g白色沉淀。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相對分子質量:Na2CO3—106 BaCO3—197 K2CO3—138] ( )
A. 雜質中肯定不含有Ca(NO3)2、CuCl2、Na2CO3
B. 雜質中可能含有KNO3、Na2CO3
C. 雜質中肯定含有KCl,可能含有Na2CO3
D. 雜質中肯定含有KCl、Na2CO3,可能含有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知識歸納,你認為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數字含義 | B.節約資源 |
Cu2+:一個銅離子帶2個單位正電荷 SO3:三氧化硫中含有3個氧原子
| 廢舊金屬回收利用 提倡使用乙醇汽油 實驗后用剩藥品放回原瓶 |
C. 能量變化 | D. 保護環境 |
電解水是將電能轉化成化學能 煤燃燒是將化學能轉化成熱能、光能 使用電池時是化學能轉化成電能 | 小區設置廢舊電池回收箱 焚燒秸稈以利于耕作 工業“三廢”處理達標后排放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炭、氧氣、二氧化碳三種物質有如右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某種物質可轉化為另一種物質)。請回答下列問題:
(1)物質甲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寫出物質甲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乙、丙兩物質充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該反應______(填“吸熱”、 “放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6年12月22日發射的碳衛星是我國首顆用于監測全球大氣二氧化碳含量的科學實驗衛星。科學家認為,人類不僅要努力減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將CO2轉化為有用物質。利用NaOH溶液來“捕捉”CO2,并將CO2儲存或利用,流程如圖 (部分條件及物質未標出)。下列有關該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A. 該過程可實現CO2零排放
B. 該過程只有1種物質可以循環利用
C. 分離室中分離物質的操作是過濾
D. 該過程發生了3個化學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甲、乙兩同學在學完酸的化學性質后所做的實驗:
(實驗探究一)
甲同學在兩物質充分反應后,再滴加無色酚酞溶液,無明顯現象(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實驗探究二)
乙同學在做實驗時開始沒有觀察到氣泡產生,于是對碳酸鈉能否與鹽酸反應表示懷疑。他通過查閱資料得知:
在碳酸鈉溶液中滴加少量稀鹽酸,先發生反應Na2CO3+HC1=NaC1+NaHCO3,繼續滴加稀鹽酸,再發生反應NaHCO3+HCl=NaC1+H2O+CO2↑。所以他認為,實驗時還應_________,才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
(實驗探究三)
甲同學先將廢液緩慢倒入一潔凈的廢液杯中,乙同學在觀察到氣泡產生后,也將實驗廢液緩慢倒入該廢液杯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經過討論確定,甲同學的試管廢液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____(填化學式,下同),乙同學的試管廢液中含有的溶質一定有____。
為了處理實驗后產生的廢液,甲、乙同學決定對廢液杯中最終廢液的成分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最終廢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廢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兩種溶質。
猜想2:廢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種溶質。
猜想3:廢液中含有NaHCO3、CaC12、NaCl三種溶質。
(活動與探究)
甲、乙同學為了驗證猜想,進行了如下實驗:
甲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鹽酸,無氣泡產生。
乙同學實驗:取少量廢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紫色石蕊試液,溶液變紅色。
(結論與反思)
(1)猜想_________ (填“1”或“2”或“3”)正確。
(2)要得到相同的結論,還可采用很多種方法。如加入氧化鐵粉末,可觀察到溶液呈___色,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實驗室加熱32.5g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直至不再產生氣體時,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
請計算:
(1)完全反應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克。
(2)完全反應后,把剩余固體倒入134.1g蒸餾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______。
(3)完全反應后,二氧化錳質量是_______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利用U型管設計一套如下的制取和收集氣體裝置,請你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儀器a的名稱是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U型管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該裝置還可以用來制取___________氣體(寫一種即可)。
(4)用U型管裝置制取氣體除了造型獨特外還有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填一條即可,下同)。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過高會產生溫室效應。倡導“低碳生活”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你可以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