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初三三班的同學們到實驗室學習氧氣的制備和性質,下列裝置是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常見裝置:
(1)寫出圖中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
(2)李麗用高錳酸鉀制備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張強發現該裝置的一處錯誤,請你幫他指出_____。若收集一瓶較純凈的氧氣,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實驗結束時應先_____再_____。
(3)如圖F,是王艷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集氣瓶中預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
(4)如圖G所示的裝置被稱作“萬能瓶”,下列關于該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
A 若用該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c通入;
B 若G內裝滿水,用該裝置收集氧氣時,氣體從d通入,收集氫氣時氣體從c通入;
C 若將該裝置中的氧氣排出,應從c通入水;
D 該裝置內盛放半瓶水,從d通入氣體即可觀察氣體的輸出速度。
(5)實驗室常用加熱NH4Cl和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NH3,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那么制取并收集氨氣,應該從圖中選擇的裝置是_____。
【答案】鐵架臺; 錐形瓶; 2KMnO4K2MnO4+MnO2+O2↑; A; 試管口沒有棉花團; C; 移出導管; 熄滅酒精燈; 3Fe+2O2
Fe3O4; 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 AC AD
【解析】
(1)鐵架臺是常用的夾持儀器,錐形瓶是常用的反應容器,故答案為:鐵架臺;錐形瓶;
(2)如果用高錳酸鉀制氧氣就需要加熱,高錳酸鉀受熱分解生成錳酸鉀和二氧化錳和氧氣,要注意配平;加熱高錳酸鉀時,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是為了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氣法和排水法收集,排水法收集的氧氣比較純凈;實驗結束應先移出導管,后熄滅酒精燈,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試管炸裂;故答案為:2KMnO4K2MnO4+MnO2+O2↑;A;試管口沒有棉花團;C;移出導管;熄滅酒精燈;
(3)鐵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鐵,配平即可;集氣瓶中預留少量水的作用是: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故答案為:3Fe+2O2Fe3O4;防止鐵的熔化物濺落,而炸裂集氣瓶;
(4)如圖G所示的裝置被稱作“萬能瓶”,關于該裝置的說法正確的是:A.若用該裝置收集氧氣,氣體從c通入;C.若將該裝置中的氧氣排出,應從c通入水;
故答案為:AC;
(5)實驗室常用加熱NH4Cl和Ca(OH)2兩種固體混合物來制取NH3,同時生成氯化鈣和水,因此需要加熱。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故答案為:AD;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已知 A、B、C、D、E 五種物質之間存在以下轉化關系。其中 A、C 兩種物質的組成元素相同,且常溫下為液體,E 是蠟燭的主要成分。試回答:
(1)寫出 D 的化學式_____。
(2)寫出A―→B+C 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 B 物質的一種用途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木炭還原氧化銅的實驗中:
(1)反應開始后,在盛澄清石灰水的試管中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說明反應中有_______生成,被加熱的試管中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
(2)反應完成后,把被加熱的試管里的粉末倒在紙上可以看到有____色的銅,這是由于_。
(3)右圖中酒精燈上加一金屬網罩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實驗結束時,應先_____________,再撤掉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均為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它們之間有如下圖所示的反應關系,E由兩種元素組成資料:碳可與鐵的氧化物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鐵
請針對以下兩種情況回答問題:
若E為氣體,A、D為單質,則D的化學式為______,A與D反應生成C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若E為液體,且A、B、C、D的相對分子質量依次增大,則A的化學式為______,
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B與C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四個圖象反映出對應實驗過程中相關量的變化,其中正確的是( )
A.一定質量木炭在足量氧氣中燃燒 | B.加熱一定量的高錳酸鉀制取氧氣 | C.用相等量的氯酸鉀來制取氧氣 | D.電解水 |
A. AB. BC. C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實驗現象與所寫的化學方程式相吻合的是_____
A.有大量白霧產生的反應:4P+5O2═2P2O5
B.燃燒時火星四射的反應:2Mg+O2═2MgO
C.溶液顏色有變化的反應:Fe+CuSO4═FeSO4+Cu
D.黑色固體變成紅色固體的反應: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是實驗室制取氣體的一些裝置圖,請根據要求回答:
(1)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做原料制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可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序號).
(2)實驗室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按照氣流自左至右方向流動,所用儀器按連接順序依次為_____(填字母順序).
(3)實驗室若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與二氧化錳混合來制取氧氣.要配制5%的過氧化氫溶液600g,需要質量分數為30%的過氧化氫溶液(密度為1.1g/cm3)_____mL(計算結果保留一位小數).稀釋過氧化氫溶液的主要步驟有:計算、_____、稀釋、裝瓶并貼標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在一個充滿O2的密閉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碳粉,在高溫條件下使其充分反應,待反應結束后,容器中的碳粉已完全消失。該小組成員對容器中反應后的氣體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①CO2+2NaOH═Na2CO3+H2O;
②濃硫酸能吸收氣體中的水分。
(知識回顧)碳充分燃燒和不充分燃燒的產物是不同的,寫出碳不充分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提出猜想)
(1)小紅對容器中氣體的成分提出如下四種猜想,你認為猜想不合理的有_____(填字母)。
A C和CO B 只有CO C CO和O2的混合氣體 D 只有CO2
(2)小明猜想容器中的氣體可能是CO和CO2的混合氣體;小強猜想可能是CO2和O2的混合氣體。小明和小強均開展了以下實驗探究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確。
(實驗探究1)小明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想,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探究。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裝置B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
(2)若小明的猜想成立,則裝置A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裝置D玻璃管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
(實驗探究2)小強把小明實驗中的氧化銅換成了銅絲網,并去掉E裝置驗證其猜想。若小強的猜想成立,則裝置D中的實驗現象是_____。
(反思交流)有同學認為,小強應先通入容器中氣體一段時間后方可加熱,你認為這樣修改的原因是_____。
(拓展延伸)若反應前容器中碳粉的質量為6g且小明的猜想成立,則容器中氧氣質量的取值范圍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完成下列空白:
(1)圖中標有序號的儀器名稱分別是:①_____,②_____。
(2)小明同學選擇A裝置制取1瓶干燥的氧氣,他應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填字母)。他準備用高錳酸鉀為原料制氧氣,他發現產量比校低,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他準備用氯酸鉀為原料制氧氣,卻發現產生氧氣比較慢,他將高錳酸鉀和氯酸鉀混合為原料,達到了理想的效果,原因是_____,此時,對A裝置還要加以改變,具體做法是_____。
(3)小華同學想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為原料制取1瓶較純凈氧氣(不考慮水蒸氣),她選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字母),收集裝置是_____(填字母),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_____。
(4)當過氧化氫接觸到二氧化錳后,反應便立即開始,但如果你改變所選擇裝置,便可控制其反應速率,請從圖2所示的伙器中選擇一種儀器替換小華同學選擇的裝置中一種儀器,以達到控制反應速率的目的,你選擇的儀器是_____(填字母)。
(5)你認為小明和小華制取氧氣的方法,哪一種更好?_____(填“小明”或“小華”)。理由是_____,_____(寫兩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