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飲用礦泉水下圖是某飲用天然水檢測結果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續嚴重干旱,造成人、畜飲水困難水是生命之源,應該愛護水資源下列凈化水的方法中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是
A. 通過蒸餾來凈化水
B. 通過消毒來凈化水
C. 用活性炭來凈化水
D. 用明礬來凈化水
B 【解析】A、通過蒸餾來凈化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B、通過消毒來凈化水的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故正確;C、用活性炭來凈化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D、用明礬來凈化水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錯誤。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2018屆九年級初中學業模擬(一)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下圖,試劑x是下列物質中的( )
A. Mg B. H2O
C. NaOH D. CaCO3
C 【解析】:A、鎂與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氯化鎂溶液呈中性,所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酸性不斷減弱,直至鹽酸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反應后溶液的性質不可能呈堿性(pH>7),故錯誤;B、水能稀釋鹽酸使其酸性不斷減弱,但溶液不可能變為中性,更不可能變為堿性,故錯誤;C、氫氧化鈉能中和鹽酸使其酸性減弱,直至鹽酸全部消耗溶液呈中性,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會因氫氧化鈉的存在而顯堿性,故C正確;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2018年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B. 丙可能是水
C. 生成丁的質量8g D. 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3:2
B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甲+乙 丁。A、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該反應類型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A錯誤;B、丙可能是水,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故B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題中信息知,生成丁的質量是8g-1g=7g,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6g-1g﹚∶﹙4g-2g﹚=5:2,故D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元素,請回答有關問題.
下列各組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Na、Cl B、O、S C、F、Ne D、C、Ar
寫出一條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______.
第7號元素與第12號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
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當
,該粒子的符號為______.
利用上表中給出的元素,寫出下列含有氮元素的化學式各一個,并標出所寫化學式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氮單質_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象關系合理的是
A. 硫在含有氧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容器內原子個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B. 往二氧化錳中加入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C. 等質量的鎂粉和鐵粉分別與過量且濃度相同的稀鹽酸反應,放出的氫氣質量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D. 在恒溫條件下往飽和蔗糖溶液中不斷加入蔗糖固體,溶質質量分數隨時間變化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鄭州市中招適應性測試(鄭州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請寫出鑒別下列物質的方法。
(1)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棉花纖維和羊毛纖維_________________。
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 取樣,點燃,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纖維 【解析】本題考查常見物質的鑒別。根據物質的特性進行分析。 (1)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變渾濁,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變渾濁。鑒別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使石灰水變渾濁的是二氧化碳; (2) 羊毛纖維燃燒能產生燒焦的羽毛氣味,棉花纖維燃燒不能產生燒焦的羽毛氣味。鑒別棉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鄭州市中招適應性測試(鄭州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8·鄭州二模)有一包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共6.4g,與一定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A. 1.6g B. 2.4g C. 3.2g D. 4.0g
A 【解析】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水,根據所得溶液中溶質硫酸鎂的質量為24g,可以計算鎂元素的質量,進一步可以計算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24g硫酸鎂中,鎂元素的質量為:24g××100%=4.8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6.4g-4.8g=1.6g,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隨州市2018屆化學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化學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2Na+Cl2=2NaCl,反應前后,Na、Cl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1)根據化合價是否變化分析,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填序號)______.
A.2Mg+O22MgO;B.CaO+H2O=Ca(OH)2 ;C.2KClO3
2KCl+3O2↑ D.H2+CuO
Cu+H2O
(2)含有高價態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鐵溶液中,氯化鐵能將單質銅氧化成氯化銅,自身被還原成氯化亞鐵.試回答: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鋅粉反應后過濾,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物質上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紙上一定含有的固體是(寫化學式)________.
B 2FeCl3+Cu=2FeCl2+CuCl2 Cu、Fe. 【解析】 (1)A、鎂元素的化合價從0升高到+2價,O元素的化合價從0降低到-2價,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B、反應中Ca、H、O三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則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C、Cl元素的化合價從+5降到-1,O元素的化合價從-2升高到0,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D、H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法國化學家尼古拉斯·勒布朗早在1791年發明的工業合成碳酸鈉的方法,簡稱勒布朗制堿法。該方法包括以下幾個反應階段:①原料氯化鈉與濃硫酸在高溫下反應得到產物硫酸鈉和氯化氫氣體,②在1000℃條件下通過硫酸鈉與木炭反應生成硫化鈉和二氧化碳,③生成的硫化鈉繼續和碳酸鈣反應來得到碳酸鈉。請完成下列計算(計算過程保留3位有效數字)
(1)假設每一步反應物的量足夠,反應完全,理論上每獲得1kg純度為80%的純堿需要氯化鈉的質量是_________kg。
(2)反應②中碳單質過量時也同樣可以反應獲得Na2S,此時所發生的反應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0.883 Na2SO4+4C=======Na2S+4CO↑ 【解析】(1)每步的反應物的反應的量足夠,故根據原子守恒,氯化鈉與碳酸鈉的數量關系式為 2NaCl------- Na2CO3,設1kg純度為80%的純堿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x 2NaCl------- Na2CO3 117 106 x 1Kg = 解得x=0.883 Kg (2)反應②中碳...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