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中是鈉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鈉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鈉的原子序數為11
B. 化學反應中,鈉原子易得電子
C. 鈉的相對原子質量為22.989
D. 鈉原子核外有3個電子層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2017屆九年級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根據下圖回答問題:
(1)儀器 a 的名稱是_________。
(2)實驗室用裝置A高錳酸鉀制取氧氣時,水槽里水的顏色變為紫色,原因是____________;若用下圖裝置來收集一瓶氧氣,進氣管口是____端(填“a”或“b”)。
(3)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___,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彭同學設計了如圖乙裝置并驗證二氧化碳的性質,當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F中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中觀察到蠟燭由低到高依次熄滅,說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
(4)圖甲E是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在集氣瓶底不放入少量水的后果是: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寧夏銀川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一定條件下,在一個密閉容器內發生某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X的值為22 B.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C. W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 D. W中碳、氫元素原子個數比為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錦州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有一包粉末,已知其由BaCO3、Cu(NO3)2、Na2SO4、NaCl、NaOH中的幾種組成,現對其做以下實驗,各步驟均已經充分反應,請回答問題:
(1)請寫出沉淀N的化學式:___________。
(2)步驟Ⅱ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其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
(3)無色溶液②中一定存在的溶質(酚酞除外)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
(4)這包粉末中共含有___________種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錦州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同學梳理歸納以下知識:①稀釋濃硫酸時,將水緩慢注入濃硫酸中;②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③用濕潤的pH試紙測定番茄汁的pH;④鋁比鐵耐腐蝕,說明鐵的活動性大于鋁;⑤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⑥只要溫度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可燃物就能燃燒;⑦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⑧將硝酸鉀的飽和溶液轉變成不飽和溶液,溶液質量可能不變。其中正確的個數是 ( )
A. 1個 B. 2個 C. 3個 D. 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最后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兩組同學都完成了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實驗,但觀察到了不同的實驗現象。
【實驗一】
實驗組 | 甲組 | 乙組 |
實驗操作 | ||
實驗現象 | 產生藍色沉淀 | 產生藍綠色沉淀 |
⑴已知藍色沉淀是氫氧化銅,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提出問題】乙組產生的藍綠色沉淀的成分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
Ⅰ.堿式硫酸銅是綠色晶體,在水中溶解度極小,能溶于稀酸溶液。
Ⅱ.堿式硫酸銅的組成不固定,一般可用Cu2(OH)2SO4表示。
【猜想與假設】藍綠色沉淀是堿式硫酸銅。
【實驗二】
實驗步驟 | 主要實驗操作 | 現象及結論 |
① | 取乙組實驗后的混合物過濾 | 得到藍綠色沉淀 |
② | 取藍綠色沉淀,用蒸餾水洗滌多次 | 無明顯現象 |
③ | 向最后一次洗滌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無沉淀產生 |
④ | 取洗滌后的藍綠色沉淀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 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藍綠色溶液 |
⑤ | 取少量藍綠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試劑X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藍綠色沉淀是堿式硫酸銅 | ||
【解釋與結論】
⑵步驟③的實驗目的是______。
⑶步驟④中的稀鹽酸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用稀硫酸代替。
⑷步驟⑤中滴加的試劑X是______。
【反思與評價】
⑸甲組同學在本組實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下列實驗:
①過濾,取藍色沉淀于試管中;
②滴加______,沉淀顏色變為藍綠色;
③重復實驗二中的步驟①~⑤。
經實驗驗證,氫氧化銅也可以轉化為堿式硫酸銅。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⑹乙組同學認為在自己組原有實驗的基礎上,繼續滴加______,可以將堿式硫酸銅轉變為氫氧化銅。通過實驗,也驗證了他們的猜想。
⑺為了確保氫氧化鈉溶液和硫酸銅溶液反應生成氫氧化銅,實驗的關鍵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7屆九年級中考最后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2017年5月18日,我國全球首次海域試采可燃冰獲得成功。可燃冰(CH4·xH2O)晶體中平均每46個水分子構成8個籠,每個籠可容納1個CH4分子或1個H2O分子,每8個籠中有6個容納CH4分子,2個籠填充H2O分子。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可燃冰是一種潔凈的化石燃料,屬于可再生能源
B. 可燃冰的平均組成可表示為CH4·8H2O
C. 可燃冰完全燃燒時反應方程式:CH4·xH2O + 2O2CO2 + 2xH2O
D. 可燃冰燃燒實現了熱能轉化為化學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盤錦市光正實驗學校2017屆九年級中考四模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請回答:
(1)在t1℃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
(2)在t3℃時,等質量的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中,溶劑質量最小的是______。
(3)降溫結晶過程中,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都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若將接近飽和的丙溶液在保持溶質的質量不變的情況下變成飽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5)在t1℃時,將三種物質飽和溶液升溫至t2℃時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順序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大石橋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同學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下列現象。其中錯誤的是
A. 熱脹冷縮──分子大小隨溫度的變化而改變
B. 花香四溢──分子不停地運動
C. 食物腐敗──分子本身發生了變化
D. 酒精揮發──分子間間隔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