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如圖所示,某同學為驗證空氣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將大針筒內的空氣一次性壓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發現石灰水沒有變化.據此,你認為該同學應該( )
A. 得出空氣中沒有二氧化碳的結論
B. 得出空氣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結論
C. 繼續用大針筒向澄清石灰水壓入空氣
D. 撤去大針筒,用嘴向澄清石灰水吹氣
【答案】C
【解析】A、驗證性實驗是已經知道實驗結果的,當實驗現象與已知的結果不相符時,應該思考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不能貿然得出空氣中沒有二氧化碳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
B、實驗中澄清石灰水沒有變渾濁,不能得出空氣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
C、驗證性實驗是已經知道實驗結果的,當實驗現象與已知的結果不相符時,應該思考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空氣中二氧化碳的量太少,通少量空氣現象不明顯,為了使實驗現象更明顯,所以應該繼續通空氣,直到現象明顯為止,故選項說法正確.
D、人體呼吸作用會產生較多的二氧化碳,違背實驗目的(驗證空氣中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市某!熬G色”環保小組的同學用精密酸度計測得甲、乙、丙、丁四種廢液的pH如下表,F請你和他們一起完成并回答下列問題:
(1)各取溶液少許,分別滴入1~2滴無色酚酞試液,能使酚酞試液變紅的廢液是____________。
(2)丁可能是______溶液。
(3)化學老師告知,乙、丙分別是未用完的氫氧化鋇溶液和稀硫酸,為防止廢液對環境的污染,小云將丙溶液逐滴滴入乙中,剛好完全反應,此時溶液的pH____(填“>”、“<”或“=”) 7,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鈰(Ce)是一種常見的稀土元素,已知鈰原子的原子核內有58個質子和82個中子,該原子的核外電子數為( )
A.24 B.58 C.82 D.1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列蠟燭燃燒的實驗中,對有關實驗現象的描述錯誤的是
A. 實驗1中蠟燭火焰逐漸熄滅
B. 實驗2冷且干燥的白瓷板表面無明顯變化
C. 實驗3外焰部分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D. 實驗4將一個內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燒杯倒扣在火焰上方,石灰水變渾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下列裝置圖,回答有關問題:
(1)若用高錳酸鉀來制取氧氣選取A裝置為發生裝置并用C裝置來收集氧氣,實驗過程中會發現水槽里的水會_________,解決的辦法是________。
(2)制備CO2氣體可用B裝置,在制取的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若要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HCl氣體,應選____(填字母代號)裝置,裝置內應選用_____(選填以下數字序號):
①NaOH溶液;②飽和NaHCO3溶液;③HCl氣體;④CO2氣體。
(3)制備氫氣也可用B裝置,_____(選填“是”或“否”)可用D裝置收集氫氣,若使用E裝置收集氫氣,氣體應該從_____(選填“甲”或“乙”)口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踐行綠色生活”.下列做法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
A.提倡使用私家車 B.用一次性塑料購物袋
C.用節能燈代替白熾燈 D.夏季空調溫度盡量調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人類的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離不開水。請回答:
(1)水__________(填“屬于”或“不屬于”)人類所需的六大基本營養素之一。
(2)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水叫做__________(填“軟水”或“硬水”)。
(3)能說明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實驗是__________(填序號)。
A.通電分解水 B.水的凈化 C.氫氣在氧氣中燃燒
(4)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①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_(填寫字母序號)。
②t1℃時,將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形成的溶液質量是__________g。
③將t1℃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溫度升高到t2℃,此時這三種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關系是__________。
(5)在某H2O2溶液中氫元素與氧元素的質量為2∶17,現向38g該H2O2溶液中加入2g二氧化錳,充分反應后,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__(填序號)。
A.1g B.1.6g C.2g D.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