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是由化學性質決定的是( )
A. 用鋁做炊具的材料 B. 工業上用焦炭作冶鐵原料
C. 稀有氣體作為霓虹燈的填充氣 D. 用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劑
B 【解析】A. 用鋁做炊具是利用鋁具有導熱性的物理性質,錯誤;B. 工業上用焦炭作冶鐵原料,是利用焦炭具有可燃性的化學性質,焦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再與焦炭反應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與金屬氧化物反應,正確;C. 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作為霓虹燈的填充氣,利用的是物理性質,錯誤;D. 用活性炭做防毒面具的吸附劑,是利用活性炭具有吸附性的物理性質,錯誤。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武漢市2016~2017學年九年級上學期月考(四)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 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
B. 廚房煤氣管道漏氣時,立即打開排風扇
C. 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純凈物,所以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 用帶火星的木條可以鑒別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三瓶無色氣體
C 【解析】A、酸雨是指溶液pH小于5.6的雨水,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質是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錯誤;B、可燃氣體泄漏,若打開排氣扇時可能產生電火花,引起爆炸,錯誤;C、化合物是含有不同元素的純凈物,所以含有不同種元素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正確;D、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是氧氣,空氣和二氧化碳都能使帶火星木條熄滅,無法鑒別空氣和二氧化碳,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太原市2018屆九年級綜合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葡萄糖中含有的酒石酸(化學式C4H6O6)具有抗氧化性,下列關于酒石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它是氧化物 B. 其相對分子質量是150
C. 其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25% D. 由4個碳元素、6個氧元素和6個氫元素構成
B 【解析】A. C4H6O6是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錯誤;B. C4H6O6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2×4+1×6+16×6=150,正確;C. C4H6O6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是×100%=32%,錯誤;D. 元素沒有數量的意義,C4H6O6由碳元素、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重慶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階段(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金屬 Y 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Y+ CuSO4 == YSO4 + Cu ,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該反應基本反應類型是置換反應 B. 金屬Y 可能是鋁
C. 金屬活動順序中,Cu 在Y 的后邊 D. 該反應前后Y 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
B 【解析】A、由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與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是置換反應,正確;B、硫酸鋁的化學式為Al2(SO4)3,而YSO4 中Y的化合價是+2,所以Y不可能是鋁,錯誤;C、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Y+ CuSO4 == YSO4 + Cu ,說明Y>Cu,正確;D、反應前Y以單質形式存在,單質中元素的化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重慶市聯盟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階段(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 a、b 兩支試管中加入大小相同的鐵釘,再向 a 中倒入水,分別塞上橡皮塞,U 型玻璃管內為紅墨水,再滴入幾滴植物油(開始時兩端液面等高),如下圖所示。放置一段時間后,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 兩支試管中鐵釘均被銹蝕
B. 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
C. U 型玻璃管兩端的液面變為左高右低
D. 隔絕水或隔絕氧氣都可以防止鐵釘生銹
A 【解析】A. 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a試管中鐵釘被銹蝕,b試管中的鐵釘沒有銹蝕,錯誤;B. 鐵生銹的條件是鐵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正確;C.a試管中的鐵釘生銹消耗了氧氣,試管內壓強變小,U型玻璃管兩端的液面變為左高右低,正確;D. 鐵生銹是鐵與氧氣、水共同作用的結果,隔絕水或隔絕氧氣都可以防止鐵釘生銹,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綜合題
以下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示意圖(表示氧原子,表示氫原子)
(1)該反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上變化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
(3)結合上圖,從原子、分子的角度分析,在化學反應過程中,____可分,而__不能再分。
(4)根據圖,試分別從物質組成、分子構成的角度各說出一種觀點。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2H2+O2 2H2O 化合反應 分子 原子 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解析】(1)通過反應的模型圖及物質的微觀構成模型圖可知:反應物是氫氣和氧氣,生成物是水,各物質的微粒個數關系是2:1:2,所以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2)根據微粒構成模型圖可知:反應物為兩種,生成物為一種,符合“多變一”特點,屬于化合反應;(3)根據微粒構...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2)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在試管中加熱一定質量的高錳酸鉀固體,隨著反應的發生,如下圖所示,縱坐標表示正確的是( )
A. 高錳酸鉀的質量 B. 氧氣的質量
C. 錳元素的質量分數 D. 固體物質的質量
D 【解析】A. 隨著反應的進行,高錳酸鉀的質量逐漸減少,當高錳酸鉀完全反應時,質量為零,不符合圖像表示的意義;B. 氧氣的質量從零逐漸增多,當高錳酸鉀完全反應后,質量不再增多,不符合圖像表示的意義;C. 化學變化前后錳元素的質量不變,但固體質量減少,故固體中錳元素的質量分數增大,不符合圖像表示的意義;D. 高錳酸鉀發生分解反應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氧氣,隨著反應的進行,固體物質的質量逐漸減...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淮北市2018年中考化學模擬試卷 題型:單選題
化學中常常出現“1+1≠2”的有趣現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1+1=2”的事實是
A. 10L水與10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等于20L
B. 10g硫粉在10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0g二氧化硫
C. 10g鋅片與10g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所得的溶液質量為20g
D. 25℃,10g氯化鈉飽和溶液中加入10g氯化鈉固體能得到20g氯化鈉溶液
B 【解析】試題分析:A、10L水與10L酒精混合后的體積小于20L,錯誤;B、根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10g硫粉在10g氧氣中完全燃燒后生成20g二氧化硫,正確;C、鋅片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則溶液的質量肯定小于20克,錯誤;D、根據氯化鈉溶解度可知,不能得到20克氯化鈉溶液,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六校聯盟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表示某變量y隨時間的變化趨勢,下列四種說法正確的是
A. 表示向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應過程中生成O2的質量與時間關系
B. 表示向過氧化氫溶液加入少量的MnO2反應過程中溶液中水的質量與時間關系
C. 表示一定量KMnO4加熱制取O2過程中,殘留固體中MnO2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
D. 表示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反應過程中MnO2的質量與時間的關系
B 【解析】A、起點:從圖上看,當反應時間為0的時候,縱坐標(生成氧氣的質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實上當反應時間為0的時候,產生氧氣的質量也是0,故單從起點看,錯誤;B、起點:當反就時間為0的時候,縱坐標(溶液中水的質量)已有一定的量,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反應還沒開始的時候,過氧化氫溶液中就已有一定量的水存在,從起點看,滿足要求;拐點:所謂拐點是指線條突然發生變化的點。結合變化趨勢分析如下:隨...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