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氫氧化鈣粉末中含有碳酸鈣雜質.現取樣品15g于錐形瓶中并加適量水攪拌得懸濁液,然后向錐形瓶中滴加稀鹽酸,充分反應,測得加入稀鹽酸的質量與反應生成氣體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g;
(2)加入60g稀鹽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是 、 (填化學式);
(3)計算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均為中學化學中的常見物質,其中甲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乙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氣體,它們之間的轉化關系如圖.請根據相關信息回答問題:
(1)寫出有關物質的化學式:甲 ,丁 。
(2)寫出反應③的化學方程式 ,該反應屬于 (填基本反應類型)反應。
(3)生活中,物質丙的用途之一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離技術.如圖一所示,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在其左側得到淡水.其原理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過淡化膜,而其他各種離子不能透過。
請回答:
(1)采用膜分離技術淡化海水的原理,與化學實驗中常見的 操作相似。
(2)對淡化膜右側的海水加壓后,海水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會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氯化鈉,圖二是氯化鈉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可知鹽場從海水中得到食鹽晶體利用的方法是 結晶(填“降溫”或“蒸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的名稱、俗名與化學式完全對應的是
A. 氯化鈉食鹽 NaCl B. 碳酸氫鈉純堿 NaHCO3
C. 氫氧化鈣熟石灰 CaO D. 氫氧化鈉火堿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1是實驗室常用的裝置,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實驗室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制取O2的化學方程式為 ,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反應結束后,若要過濾分離出二氧化錳,除了玻璃棒外,還需要補充的玻璃儀器名稱是 、 ;
(2)實驗室可用氧化鈣固體與濃氨水在常溫下混合制取氨氣(NH3),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 (填裝置序號);
(3)如圖2中的C、D、E三種裝置,均可用如圖的F裝置代替.若用圖2中的F裝置進行排空氣法收集CO2、CO2從F裝置的 (填“a”或“b”,下同)口通入;若用F裝置進行排水法收集O2,可先在F裝置中裝滿水,然后將O2從F裝置的 口通入;
(4)將C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變紅色,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加熱后溶液又變成紫色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廢舊金屬可以回收利用,用合金廢料(含Fe、Cu和Al)制取FeSO4和CuSO4溶液的實驗流程如圖(部分生成物已略):
(1)合金屬于 (填“純凈物”或“混合物”);
(2)步驟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Al+2NaOH+2R═2NaAlO2+3H2↑,依據質量守恒定律推出R的化學式為 ,步驟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由Cu制取CuSO4溶液有以下三種途徑:
I.Cu+2H2SO4(濃)CuSO4+SO2↑+2H2O
Ⅱ.2Cu+O22CuO CuO+H2SO4═CuSO4+H2O
Ⅲ.3Cu+8HNO3═3Cu(NO3)+2NO↑+4H2O
你認為最佳途徑是 (填序號),理由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固體混合物由Mg和MgO組成,取該混合物6.4g與一定量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中無晶體析出),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為24g,則原混合物中氧元素的質量為
A.4.8g B.3.2g C.1.6g D.2.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溶液和堿溶液混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呢?某班級同學開展如圖1所示相關的實驗.下面是兩個小組的實驗
記錄與分析.請根據要求回答問題:
(1)甲組同學往一定體積10%的氫氧化鈉溶液樣品中滴加10%的鹽酸(室溫下),反應中溶液溫度的變化記錄如下:
加入鹽酸的體積(V)/mL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
溶液溫度上升 (△t)/℃ | 5.6 | 9.8 | 12.1 | 16.3 | 18.5 | 17.1 | 15.2 | 14.6 | 13.5 | 12.6 |
根據上表數據分析:
①當加入鹽酸體積為__mL時,表明NaOH與HCl恰好完全反應.此判斷的依據是__.
②當加入6mL鹽酸時,燒杯中溶液仍然呈紅色,該溶液中含有的溶質有酚酞和__.
③教材指出:酸與堿中和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圖2描述的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請從微觀的角度分析,甲、乙處應填入的化學符號依次是__、__.
(2)請你參與完成乙組同學的實驗記錄與分析.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分析與結論 |
步驟一:往裝有氫氧化鈉溶液樣品的試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試液,再逐滴加入稀鹽酸 | 現象一:有氣泡產生 現象二:__ | 1.該氫氧化鈉溶液樣品已變質 2.溶液堿性消失 |
步驟二:取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該氫氧化鈉溶液樣品 | 現象一:有氣泡產生 現象二:溶液開始不變色,后逐漸變成紅色 | 1.產生“氣泡”這一現象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 2.所取的步驟一反應后的溶液pH__7(填“<”、“=”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