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表是某日我國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周報,閱讀并回答下列問題:
城市 | 污染指數 | 首要污染物 | 空氣質量級別 |
北京 | 92 | TSP | Ⅱ |
上海 | 74 | NOx | Ⅱ |
廣州 | 76 | TSP | Ⅱ |
重慶 | 98 | SOx | Ⅱ |
注:TSP-空氣中的飄塵;NOx—氮的氧化物;SOx—硫的氧化物。
(1)若導致酸雨的氮和硫的氧化物中氮元素和硫元素化合價都為+4,請寫出這兩種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
(2)為了改善空氣質量,我國已開始在部分地區試行汽油中填加少量酒精,寫出酒精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汽車尾氣(含有CO、SO2與NO等物質)是城市空氣的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之一是在汽車的排氣管上裝催化轉換器,其特點是使CO與NO反應,生成可參與大氣生態環境循環的無毒氣體,反應過程可用下圖表示,據此寫出生成物的化學式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2017年《科學報告》一篇文章稱,只需在普通口罩上添加氯化鈉涂層,就能將其轉化為“特效口罩”。口罩使用過程中,涂層中的氯化鈉會溶解于病毒自身攜帶的水中,形成溶液,殺死病毒;殺死病毒后,水分蒸發,氯化鈉再次析出。
(1)鈉原子轉化為鈉離子,其核外電子數____(填“變大”或“變小”),常溫下,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中,氯化鈉與水的質量比為____(已知:常溫下,氯化鈉的溶解度為36g)。
(2)構成氯化鈉的陽離子符號為____,口罩使用過程中,氯化鈉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____(填“改變”或“不變”)。
(3)氯元素屬于____(填“金屬元素”或“非金屬元素”),氯原子結構示意簡圖為____,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 (填“得到”或“失去”)電子而成為穩定結構。
(4)病毒比人體的紅細胞____ (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這四種物質中均含有同一種元素.其中A為無色氣體單質,B、C為氧化物,且B為有毒氣體,D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它們之間的部分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圖中反應條件及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已省略)
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下列物質的化學式:A_____;B_____.
(2)寫出由物質C轉化為物質B的化學方程式_____.
(3)寫出物質C與過氧化鈉(Na2O2)反應生成碳酸鈉和物質A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工業中生產氣體A的過程屬于_____ (填“化學變化”或“物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氣球在初中化學實驗中有重要的作用,請結合下列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
(1)A實驗中,碳酸鈣和稀鹽酸反應的基本類型為____,當反應結束時,氣球已經完全鼓起,天平指針向右偏,出現該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填字母序號)
a 該反應前后原子數目減少
b 生成氣體的反應不遵循質量守恒定律
c 空氣的浮力干擾了實驗結果
d 該反應生成物的總質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質量
(2)B實驗中,試管中裝有足量同樣的稀鹽酸,兩個氣球中分別裝有質量相同的金屬A和B(都為+2價),提起氣球,加入金屬。反應開始時,甲氣球迅速鼓起,而乙氣球鼓起較慢;反應結束恢復到室溫時,甲氣球鼓起的比乙氣球大,該實驗說明:
① 金屬活動性A___B(填“>”或“<”,下同);② 相對原子質量A___B。
(3)C實驗,用來驗證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能夠發生反應,加入試劑的順序是____(填字母序號“a.先加入鹽酸后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或“b.先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后加入鹽酸”),整個實驗過程中,氣球的變化是_____。請寫出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_____。
(4)D實驗中,小氣球的作用是___。玻璃管中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填“能”或“不能”)根據通入的CO的質量計算生成的鐵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初中化學常見的實驗裝置,請結合所學化學知識,回答有關問題:
(1)氣體的制取裝置:
①寫出帶有標號儀器的名稱:a_____、b_____.
②用KClO3和MnO2制取O2應選用的發生裝置是_____(填序號,下同);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應選用的收集裝置是_____或E.
(2)氣體的制取原理:
①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混合制取氧氣,其中二氧化錳起_____作用,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②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氣體的凈化和檢驗:
①實驗制取的O2中含有水蒸氣,若使用F裝置對氧氣進行干燥,則裝置內放入的藥品是_____,氣體應從_____端(填字母“g”或“h”)通入.
②若要探究所得二氧化碳氣體中是否含有揮發出來的HCl氣體,可將生成的氣體通入_____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酸堿中和反應是初中常見的反應。
(1)寫出上述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鹽酸,恰好完全反應時其微觀示意圖如圖2,請在圖中畫出反應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_____。
(3)用硫酸代替鹽酸也可以進行上述實驗,取相同濃度(單位體積內含有酸的分子數相同)的硫酸與鹽酸,探究與NaOH溶液發生上述反應所需酸的用量:
實驗編號 | 酸的種類 | NaOH溶液的體積 | 反應溫度/℃ | 溶液褪色時酸的用量/mL |
① | 硫酸 | 10mL | 25 | 2 |
② | 鹽酸 | 10mL | 25 | 4 |
③ | 鹽酸 | 10mL | 45 | 5 |
在上述幾組實驗中,我們同時還需要控制的一個變量是:_____,相同條件下,所需的硫酸溶液更少,原因是相同濃度相同體積時,硫酸溶液含有更多的_____(用化學用語表達),比較②和③發現:其他條件不變,溫度升高時,要使溶液褪色需要加入更多的鹽酸,原因最可能是_____。
(4)小明同學想調換一下試劑加入的順序,他先在燒杯中盛10mL稀鹽酸,加入幾滴酚酞溶液后,用滴管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并不斷攪拌,最終溶液變紅,下列曲線能夠表示這一過程中溶液pH值變化的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氫氧化鈣溶液和稀鹽酸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成分,小鳴和同學們通過測定溶液的pH,得到了如圖所示的pH變化曲線,請回答:
(1)由圖分析,橫坐標的“溶液”是指(填溶質化學式)_____,b點的含義是_____。
(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
(3)取反應過程中的少量液體M于試管中,逐漸滴加Na2CO3溶液,首先觀察到有氣泡產生,一段時間后出現白色沉淀。由此推測,M溶液中含有的陽離子有(寫離子符號)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______℃時,a、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均為40克。
(2)在t3℃時將40克a物質放入50克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的溶液是________(填“飽和”或“不飽和”)溶液,質量為________克。
(3)t1℃時將等質量的a、b、c三種物質配制成飽和溶液,得到飽和溶液的質量由大到小的關系為_____________。
(4)如圖所示,試管中盛有稀硫酸,燒杯中盛有某物質的飽和溶液,往試管中加入適量鎂條,過一會兒發現燒杯中的溶液變渾濁,則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曲線與______(選填“a”、“b”或“c”)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最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氣有很多用途。
(1)下列屬于氧氣用途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號)。
A 醫療急救
B 食品防腐
C 航天火箭
D 霓虹燈
(2)硫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硫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劇烈程度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