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將質量均為30g的甲、乙兩種固體分別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攪拌后,剩余固體物質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大
B. t1℃時,甲、乙的溶解度均為20g
C. 溫度由t2℃降低到t1℃時,甲溶液析出5g固體
D. a,b,c三點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a>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確定木炭還原氧化銅后的固體成分,請你與興趣小組的同學完成以下探究。
【做出猜想】
猜想Ⅰ:全部是金屬銅;
猜想Ⅱ:除銅外,還含有氧化銅;
猜想Ⅲ:除銅外,還含有木炭;
猜想Ⅳ:除銅外,還含有氧化銅、木炭。
【設計實驗】實驗流程如圖:
【問題和討論】
(1)步驟②包括溶解、________兩步操作;
(2)C的化學式為________,D的化學式為________,由此可以推出固體B中含有__________(寫化學式);
(3)步驟④發生的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結合(2)的結論推斷:如果溶液A顯藍色,則證明猜想________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所有銨鹽(含NH4+的鹽)與堿(如NaOH,熟石灰)混合后加熱,都有一種氣體生成,該氣體的化學式及性質是
A.CO2,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B.NH3,能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
C.CO2,能使石蕊試液變紅
D.NH3,能使無色的酚酞試液變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對下列物質燃燒現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白色濃霧 B. 硫在氧氣中燃燒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C. 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四氧化三鐵 D. 木炭在氧氣中燃燒放出白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制取氧氣收集完畢后,拆卸儀器的正確順序是: ①撤去酒精燈;②從水槽里拿出導管;③從鐵架臺上拆下試管;④清洗儀器放回指定位置。( )
A. ②①③④ B. ③②④① C. ①③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種固體物質(均不含結晶水)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t2 ℃時,將甲、乙的兩種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t1 ℃,所得溶液都是飽和溶液
B. t1 ℃時,向50 g水中加入甲可得80 g飽和溶液,則乙在該溫度下的溶解度為60 g
C. 甲中混有少量乙時,可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D. t2 ℃時,將等質量的甲、乙兩種溶液分別降溫到0 ℃,甲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小于乙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2012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是“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
A.提倡使用塑料袋
B.使用節能燈泡,人走燈滅
C.少開私家車,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紙張雙面打印,寄電子賀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課上,同學們用下圖所示四種溶液探究與指示劑的作用。實驗后進行廢液處理,處理過程為將A和B中液體混合,得到紅色廢液E;將C和D中液體混合得到廢液F;將E和F倒入燒杯中。
(1)向A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后,溶液顏色為________色。
(2)A中液體和B中液體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沒有________。
a.NaCl b.HCl c.NaOH
(3)C中液體和D中液體混合時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繼續對燒杯中的廢液成分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燒杯廢液中含有什么物質?
【查閱資料】碳酸鈉溶液呈堿性;CaCl2溶液呈中性。
【初步分析】通過分析上述實驗現象,燒杯中的廢液除酚酞和水外還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
【進行實驗】請設計實驗驗證可能含有的物質。
實驗操作 | 現象與結論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5)為實現綠色排放(溶液呈中性),應對廢液再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