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是小華對河水的處理步驟:河水→A(絮凝劑)→B(沉淀)→C(過濾)→D(活性炭)→E(漂白粉)→凈水
(1)河水中富含“鈉、鎂、鈣、鉀”等,“鈉、鎂、鈣、鉀”是指______(填字母序號)。
A.分子 B.原子 C. 離子 D.元素
(2)A步加絮凝劑的過程發生的是______變化,加漂白粉殺菌發生的是______(填“物理”或“化學”)變化。
(3)若經過操作C后,所得液體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 B.漏斗下端尖嘴未靠在燒杯內壁
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 D.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
(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C.蒸餾水、礦泉水、純凈水都屬于純凈物
D.通過沉淀、過濾、吸附、消毒可將河水變成純水
【答案】D 物理、 化學 A C D B
【解析】
(1)河水中富含“鈉、鎂、鈣、鉀”等,“鈉、鎂、鈣、鉀”不是指分子、原子、離子,是指元素,故選D;
(2)A步驟加絮凝劑的過程中絮凝劑吸附懸浮雜質加速沉降,能除去了水中不溶性的雜質,加絮凝劑的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物理變化;加入漂白粉是為了消毒、殺菌,漂白粉殺菌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發生的是化學變化;
(3)A、漏斗內的濾紙有破損,液體從破損處流下,沒有經過過濾,所得液體仍有渾濁;B、漏斗下端尖嘴未靠在燒杯內壁,液體可能濺出,不影響過濾質量;C、漏斗內液面高于濾紙的邊緣,液體從濾紙與漏斗之間流下,沒有經過過濾,所得液體仍有渾濁;D、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干凈,所得液體仍有渾濁。若經過操作C后,所得液體仍有渾濁,其原因可能是ACD;
(4)A、用自來水不斷為西瓜沖水降溫,浪費水資源,故A錯誤;B、水樣煮沸時,水中的可溶性的鈣、鎂化合物形成沉淀,水的硬度降低,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故B正確;C、礦泉水、純凈水是混合物,蒸餾水是純凈物,故C錯誤;D、自來水廠通過沉淀、過濾、吸附、消毒可將河水凈化,只是除去了水的不溶性雜質、色素、異味和微生物,沒有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雜質,得到的不是純水,是混合物,故D錯誤。故選B。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反應中,各物質質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如圖所示。其中說法一定正確的是
A. 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 物質c發生氧化反應
C. 物質a的摩爾質量等于b和c的摩爾質量之和
D. 物質a中元素種類等于b和c中元素種類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 碳在盛有氧氣的密閉容器內燃燒 B. 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氧氣
C. 電解水生成氣體的質量 D. 飽和硝酸鉀溶液降低溫度后質量分數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和鐵的化合物在工農業生產中有廣泛的應用。
(一)鐵的應用和防護
(1)我國在西漢時期就有“曾青得鐵則化為銅”之說,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反應原理__,其反應類型為__反應。
(2)將生鐵百煉成鋼,其原理用化學方程式表示為_____。
(二)鐵的化合物應用
黃鐵礦(主要成分是FeS2),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來制備硫酸和煉鐵。
(1)工業上將黃鐵礦粉碎的目的是__。
(2)高爐煉鐵的化學方程式為__。
(三)鐵的冶煉和探究
取Fe2O3粉末,小組同學用下圖裝置模擬煉鐵,并測定反應后固體成分。
資料:堿石灰可吸收H2O和CO2。
(1)連接裝置,先__,再裝入藥品。
(2)控制A中溫度在700℃至固體全部變黑,繼續通CO至冷卻。通過測定裝置B中固體的質量變化,可準確求得裝置A中剩余固體質量。裝置C的作用是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把干燥、純凈的10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反應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待試管冷卻后,稱得試管內的固體剩余物為9.36g.計算:
(1)制得氧氣的質量是多少?
(2)9.36g固體剩余物中含有哪些物質?它們的質量各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關CuSO4制備途徑及性質如圖所示:
已知:(1)Cu+2H2SO4(濃)CuSO4+SO2↑+2H2O (2)難溶性堿受熱會分解為金屬氧化物和水(3)在一個化學反應中,如果有元素化合價升高,同時就有元素化合價降低.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途徑②比途徑①更好地體現綠色化學思 B. 生成等質量的硫酸銅,途徑①中消耗硫酸的質量多
C. 反應③分解所得混合氣體X的成分是SO2和SO3 D. 固體Y為Cu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氯酸鉀受熱分解的反應中,二氧化錳的催化問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比較明確的解釋。鑒于制得的氧氣 中含有氯氣(Cl2)的氣味,生成的白色固體氯化鉀中又略顯紫色,有人認為反應過程如下(①以下化學方程都已配平②字母 A、B、C、D 分別表示四種不同的物質):
①2KClO3+2MnO22A+B↑+C↑
②2A D+MnO2+C↑
③B+D 2KCl+MnO2+C↑
(1)請寫出 C 的化學式:___;
(2)寫出③的化學方程式: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把“探究魚鰾內氣體的體積和成分”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小明通過查閱資料獲知:①這種魚鰾內氧氣約占1/4,其余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氮氣。②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探究分兩步進行。
(1)測量魚鰾內氣體的體積。
方法A:用醫用注射器取魚鰾內氣體,測量其體積;
方法B:如圖所示,在水下刺破魚鰾,用量筒采取排水法收集魚鰾內氣體并測量體積;你認為測量結果不準確的一種方法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探究魚鰾內氣體的成分。(現有兩瓶魚鰾內的氣體)
步驟 | 操作 | 現象 |
驗證鰾內含有氧氣 | ______ | ______ |
驗證鰾內含有二氧化碳 | ______ | 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各元素原子結構示意圖如下,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以上原子的核外都有三個電子層
B. Na+和Mg2+的核外電子數不相同
C. Na與S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Na2S
D. 在化學反應中氯原子容易得到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