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 現有下列儀器:①鑷子、②燒杯、③試管、④膠頭滴管、⑤藥匙、
⑥燃燒匙、⑦坩堝鉗、⑧10mL量筒、⑨100mL量筒、⑩托盤天平等儀器。
請為下列實驗操作各選一種儀器(填寫相應的序號):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體時用 ;
(2)可以直接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的玻璃儀器是 ;
(3)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用 ;
(4)量取8mL的水用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為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圖中“、
”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 有氧化物生成
B. 反應前后各種微粒的數目均沒有改變
C. 原子是化學反應中的最小微粒
D. 這是一個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常德市芷蘭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氧氣時,在試管中加熱一定量高錳酸鉀固體,隨著反應的發生,橫坐標表示反應時間,縱坐標表示的是( )
A. 高錳酸鉀的質量
B. 氧氣的質量
C. 錳元素的質量分數
D. 固體物質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常德市芷蘭實驗學校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各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A.氧氣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能夠燃燒
B.氮氣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于食品防腐
C.稀有氣體都不能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
D.二氧化碳在空氣中含量增多會引起溫室效應,屬于空氣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吉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科學研究證實,物質是由分子、原子、離子等微粒構成的,例如鐵是由鐵原子構成的。請你填寫構成下列物質的具體微粒的名稱。
⑴體溫計中的水銀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⑵用于人工降雨的干冰(即固體二氧化碳)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⑶用來配制生理鹽水的氯化鈉晶體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西省吉安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生活離不開水。凈化水的知識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茶杯內的紗網,可將茶葉與茶水分離,便于飲用,該設計利用的化學原理是_____。
(2)自制凈水器中常加入_________,用于除去水中的異味和色素。
(3)自來水廠用二氧化氯消毒殺菌,二氧化氯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4)井水中含有較多的鈣、鎂離子,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儀征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空氣中氮氣的含量最多,氮氣在一定條件下可與某些物質發生反應。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圖1是以空氣和其他必要的原料合成氮肥(NH4HCO3)的流程,步驟①____(填“是”或“不是”)分解反應,將燃著的木條置于盛滿液態空氣的燒杯口,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填字母)
a.燃燒著的木條火焰熄滅 b.燃燒得更旺 c.無明顯變化
(2)用“”表示氮原子,“
”表示氧原子。
①用“”可表示的微粒是____(填化學符號)。
②同溫同壓下,氣體的體積比等于分子數目比。若空氣中其它成分忽略不計,圖3可表示空氣微觀模型的是____(填字母)。
(3)圖2是化肥NH4HCO3上的標簽,從標簽上看碳酸氫銨具有的化學性質是____(填字母)。
a.易溶于水 b.有揮發性 c.受熱易分解
(4)這種化肥是純凈物嗎?含氮量是否達到16%?
(資料)堿石灰能夠吸收水和CO2,但是不吸收NH3,NH3極易溶于水。
(性質探究)某同學設計了如下的實驗裝置:
①用A裝置給碳酸氫銨加熱,裝藥品前,必須進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
②取適量碳酸氫銨加入試管,連接A、C、D裝置,加熱,D中的現象是無色酚酞變成____色,儀器E的作用是____。
③連接A、B裝置,繼續加熱,觀察到試管口的現象是_____,B中的現象是_____。
④碳酸氫銨在受熱時發生的化學符號表達式是____。
(含量分析)
⑤結合標簽中的信息,通過計算說明標簽上的化肥是____(填“純凈物”或 “混合物”)。
⑥在A中加入20g 這種NH4HCO3化肥樣品,加熱至固體完全消失。得知:反應中產生NH3的質量為3.4g。(假設NH3中氮元素全部來自于碳酸氫銨,而且雜質中不含氮元素)計算此化肥中碳酸氫銨的質量分數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郴州市2018-2019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課堂上老師做了一個實驗:將液態空氣倒入一只燒杯中,發現立即冒出大量的氣泡,把一支燃著的木條置于燒杯口,小木條火焰熄滅;過一會兒再把一支燃著的木條置于燒杯口,此時小木條不但沒有熄滅,反而燃燒更旺。據此實驗現象回答下列問題:
(1)由于液態氮比液態氧的沸點 (填“高”或“低”)導致 首先從液態空氣中蒸發出來。
(2)“過一會兒再把一支燃著的木條置于燒杯口,小木條反而燃燒更旺”,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