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實驗是化學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如利用電解水可探究水的組成.根據如圖電解水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電解水的裝置中,導線A連接的電源的 極(填:正“或”負“).電解水一段時間后,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8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 mL.
(2)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的模型可表示為 (填字母序號),該氣體可用 來檢驗;b試管中的氣體可用 來檢驗.
(3)通過該實驗,我們可知分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的根本區別是 .
(4)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氫氣燃燒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答案】(1)負,4;(2)B,燃著的木條,帶火星的木條;
(3)能否再分;(4)2H2+O22H2O.
【解析】(1)由電解水的裝置可知中,a氣體較多,是氫氣,導線A連接的電源的負極.電解水時生成的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是2:1,電解水一段時間后,若試管a內集到的氣體為8mL,則b試管收集到的氣體為4mL.
(2)若氫原子模型用表示,氧原子模型用
表示,a試管中氣體是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則構成a試管中氣體的模型可用B表示,該氣體具有可燃性可用燃著的木條檢驗,b試管中的氣體是氧氣具有助燃性,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
(3)通過該實驗,我們可知分子、原子在化學變化中的根本區別是能否再分.
(4)水通電生成未來最理想的能源﹣﹣氫氣,氫氣燃燒生成了水,發生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H2+O22H2O.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溶液在生命活動和生產、生活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1)將少量下列調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鹽 B.蔗糖 C.味精 D.芝麻油
(2)碘酒中的溶劑為 .
(3)在一定溫度下,向質量均為50g的4份水中分別加入一定量的KNO3固體,攪拌至充分溶解得到溶液.加入KNO3固體的質量與所得溶液的質量如下表:
實驗編號 | a | b | c | d |
加入KNO3固體的質量/g | 45 | 50 | 55 | 60 |
所得溶液的質量/g | 95 | 100 | 105 | 105 |
①實驗a、b、c、d中,所得溶液一定飽和的是 (填寫實驗編號).
②該溫度下,KNO3的溶解度是 g.
③取實驗b所得溶液,若使其溶質質量分數變為20%,需加水 g.
(4)在氯化亞鐵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出的固體一定有 ,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已破損的維生素C(簡寫Vc,其化學式:C6H8OX)的說明書部分信息。請回答:
(1)VC由 種元素組成,其中碳、氫元素的質量比為 。
(2)VC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為 (精確到0.1%)。
(3)VC的化學式為 。
(4)小輝媽媽每天服用該VC片劑,其每天共需服用 片。小輝建議媽媽可食用西紅柿來代替VC片,若100g西紅柿含VC30mg,則小輝媽媽每天食用西紅柿 g即可達到服用上述VC片的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磷酸二氫銨(NH4H2PO4)是復合化肥中的一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磷酸二氫銨是一種難溶于水的復合肥料
B.磷酸二氫銨中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32
C.磷酸二氫銨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D.磷酸二氫銨與熟石灰混合研磨有氨味氣體產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相同質量的鎂鋁鋅分別與相同質量20%的鹽酸充分反應,產生氫氣質量(直接用各金屬表示)大小關系有以下幾種猜測:①Mg>Al>Zn;②Al>Mg>Zn;③Al=Mg=Zn;④Al=Mg>Zn;⑤Al=Zn>Mg;⑥Al>Mg=Zn。其中合理的個數為
A.5個 B.4個 C.3個 D.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對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A.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后生成黑色固體
B.硫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色火焰,生成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
C.二氧化碳氣體不可以使干燥石蕊試紙變紅色
D.鐵絲在空氣中可以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產生黑色的Fe2O3固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地殼中含有豐富的氧、硅、鋁、鐵等元素.結合如圖分析,關于這四種元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氧 | 14 Si 硅 28.09 |
鋁 | 26 Fe 鐵 55.85 |
A.氧原子的核電荷數為8
B.硅元素屬于金屬元素
C.鋁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電子
D.鐵的相對原子質量為55.85g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