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質的用途主要由物理性質決定的是
A. 石墨制鉛筆芯 B. 氮氣用作糧食的保護氣
C. 天然氣用作燃料 D. 焦炭用于煉鐵
A 【解析】A、石墨制鉛筆芯,石墨較軟,在紙上留痕跡,主要由物理性質決定,正確;B、氮氣用作糧食的保護氣,氮氣性質穩定,由化學性質決定,錯誤;C、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有可燃性,由化學性質決定,錯誤;D、焦炭用于煉鐵,碳具有還原性,由化學性質決定,錯誤。故選A。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鹽城市濱海縣第四教育集團2018年春學期化學月考模擬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在學習鹽酸的化學性質時,小明和小芳兩位同學分別做了碳酸鈉溶液和稀鹽酸溶液的化學實驗(如圖).小明的實驗中能觀察到有氣泡產生,小芳的實驗中觀察不到有氣泡產生,對此意外現象,兩位同學進行如下探究:
【提出問題】小芳的實驗中為什么沒有觀察到明顯現象?
【查閱資料】①碳酸鈉和稀鹽酸反應不僅可以生成二氧化碳,還可以生成碳酸氫鈉.②碳酸氫鈉與氯化鈣溶液混合不發生反應;而碳酸鈉溶液與氯化鈣溶液反應生成沉淀.
【設計實驗】證明小芳實驗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氫鈉.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取上述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的 _______(寫化學式)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小芳實驗的溶液中含有碳酸氫鈉 |
取步驟①所得上層清液少量,滴加 ______ | ___________ |
寫出步驟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加過量試劑的目的是:___________。
②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1)Na2CO3溶液和鹽酸溶液反應的生成物受到鹽酸量的影響,稀鹽酸______(填“過量”或“不足”)時才有氣泡冒出.
(2)當反應物的量不同時,產物可能不同,試另舉一例:______。
【拓展延伸】已知NaHCO3加熱易分解,分解的產物為Na2CO3、H2O和CO2,而Na2CO3化學性質穩定、受熱不分解。兩份質量均為m的Na2CO3、NaHCO3固體混合物,加熱第一份充分反應得到CO2質量是x,向加熱后所得固體中加入足量的鹽酸得到CO2 質量是a;向第二份中直接加入足量鹽酸得到CO2的質量是b。則x等于_______________。
CaCl2 稀鹽酸 產生氣泡 Na2CO3+CaCl2═CaCO3↓+2NaCl 除去Na2CO3,防止對NaHCO3的證明有干擾 NaHCO3+HCl=NaCl+H2O+CO2↑ 過量 氧氣足量時,碳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氧氣不足時,碳燃燒生成一氧化碳 b-a 【解析】(1)碳酸氫鈉與氯化鈣不反應,而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故先加熱氯化鈣過濾,使碳酸鈉完全反應,后取上清液,加熱稀鹽酸,有氣體冒出說...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科目分科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金屬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我國的礦物鍺量豐富,可大量開采
B. 鋼鐵嚴重銹蝕后不值得回收
C. 鐵是地殼中含量量多的金屬元素
D. 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
D 【解析】A. 礦物鍺量豐富,也要合理開采,不能大量開采,錯誤; B、鋼鐵銹蝕后要繼續回收,可以保護金屬資源,錯誤; C、鋁是地殼中含量量多的金屬元素,錯誤; D、鋁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致密的氧化鋁,故鋁有很好的抗腐蝕性,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靖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獨立作業化學試卷 題型:多選題
下列除去雜質的方法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方法 |
A | CaCl2溶液 | 稀鹽酸 | 加過量碳酸鈣,過濾 |
B | K2CO3溶液 | KCl | 加適量稀鹽酸 |
C | CaO | CaCO3 | 加水,過濾 |
D | N2 | O2 | 通入灼熱銅網 |
A. A B. B C. C D. D
AD 【解析】除雜質的要求是:要把雜質除去,但不能除去了需要的物質,更不能帶入新的雜質。A、碳酸鈣能與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通過過濾能將過量的碳酸鈣除去,正確;B、稀鹽酸能與碳酸鉀反應生成氯化鉀、水和二氧化碳,把需要的碳酸鉀除去了,錯誤;C、氧化鈣能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碳酸鈣不能,把需要的氧化鈣除去了,錯誤;D、氧氣能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除去,正確。故選A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靖江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獨立作業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符合實驗事實的是
A. 光亮的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出現
B. 打開濃鹽酸的瓶塞,瓶口有白煙
C.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D. 鐵絲在空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A 【解析】A、鐵的活動性比銅強,故將光亮的鐵絲插入到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面有紅色固體出現,正確;B、打開濃鹽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霧,錯誤;C、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錯誤;D、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僅能出現紅熱現象,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安師大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校3月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A、B、C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下圖所示。據圖回答問題:
(1)溫度為________時,A與C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有晶體析出的是_________(填字母代號);
(3)t2時,把A、B物質各50g分別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_(填字母代號),若要使之達到飽和狀態,還需要向溶液中加入___________g該溶質。
(4)若A中含有少量B,應用______________法提純。
(5)圖中__________物質的溶解度曲線與氣體物質溶解度曲線受溫度影響變化相似。
t1 C A 30 降溫結晶或冷卻熱飽和溶液 C 【解析】(1)溫度為t1。C時,A與C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2)將t1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升溫到t2。C,有晶體析出的是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的物質,故填C。(3)t2。C時,把A、B物質各50g分別加到100g水中,不能形成飽和溶液的是溶解度大于50g的物質,該物質是A,該溫度時,A的溶解度是80g,若要使之達到飽和狀態,還需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安師大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五校3月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甲烷和水反應可以制水煤氣(混合氣體),其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根據以上微觀示意圖得出的結論中,正確的是( )
A. 反應前后各元素的化合價均不變 B. 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
C.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發生了變化 D. 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氧化物
B 【解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O2CO2+2H2O,A. 反應前后碳元素、氧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改變,錯誤;B. 反應前后分子總數不變,正確;C. 反應前后原子數目不變,錯誤;D. 反應物中無氧化物,生成物中有氧化物,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機物 B.合金都是由兩種或多種金屬熔合而成
C.門捷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 D.汽油著火,立即噴水滅火
C 【解析】A、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以外的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物。B合金是在一種金屬中加熱融合了其它的金屬或非金屬形成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C門捷列夫在化學學科中的主要成就,是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首次編制了元素周期表,D汽油著火,立即噴水會由于油的密度比水的小而漂浮在水面上,與氧氣接觸更充分,燃燒更劇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遼寧省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一) 題型:綜合題
在實驗室加熱32.5g二氧化錳和氯酸鉀的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時,剩余固體物質的質量變化如下圖所示。請計算:
(1)完全反應時,生成氧氣的質量為________克。
(2)完全反應后,剩余固體物質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3)完全反應后,把剩余固體倒入100g蒸餾水中,充分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___(最后結果保留0.1%)。
9.6g KCl和MnO2 13.0% 【解析】本題考查了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根據化學方程式和圖示可知固體減小的質量是生成氧氣的質量,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32.5g-22.9g=9.6g; 由于是完全反應,所以剩余固體為生成的氯化鉀和作催化劑的二氧化錳,化學式分別為:KCl和MnO2; 設:生成9.6g的氧氣的同時生成的氯化鉀的質量為x 2KClO32KCl+3O2...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