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日常生活中發生的各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 )
A. 水制冰塊 B. 面粉壓成面條 C. 鐵釘生銹 D. 酒精揮發
C 【解析】A、水變為冰的過程中只是水的狀態發生了變化,沒有新的物質生成,是物理變化,錯誤; B、面粉壓成面條是面粉的形狀的變化,沒有新物質的生成,是物理變化,錯誤; C、鐵釘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鐵,是化學變化,正確; D、酒精揮發是酒精分子之間的間隙變大,分子種類沒有發生變化,故是物理變化,錯誤。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張家港市2018屆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分類”可以使人們有序的研究物質,以下分類正確的是 ( )
A. 合金:生鐵、錳鋼、青銅
B. 堿:純堿、燒堿、消石灰
C. 鹽:氯化銀、氯化鈉、氯化氫
D. 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鋁合金
A 【解析】試題分析∶A.生鐵、錳鋼、青銅 均是合金,故A正確。B.純堿是鹽故B錯誤。C.氯化氫不是鹽故C錯誤。氯化氫 。 D.鋁合金是金屬材料,故D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2018屆九年級初中學業模擬(一)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某稀鹽酸中逐漸加入試劑X后溶液的PH變化如下圖,試劑x是下列物質中的( )
A. Mg B. H2O
C. NaOH D. CaCO3
C 【解析】:A、鎂與鹽酸反應能生成氯化鎂和氫氣,氯化鎂溶液呈中性,所以隨著反應的進行,溶液酸性不斷減弱,直至鹽酸完全反應溶液呈中性,反應后溶液的性質不可能呈堿性(pH>7),故錯誤;B、水能稀釋鹽酸使其酸性不斷減弱,但溶液不可能變為中性,更不可能變為堿性,故錯誤;C、氫氧化鈉能中和鹽酸使其酸性減弱,直至鹽酸全部消耗溶液呈中性,繼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會因氫氧化鈉的存在而顯堿性,故C正確;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秦安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圖像中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的是
A. 向一定質量表面生銹的鐵片中滴加鹽酸至過量
B. 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
C. 向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至過量
D. 高溫煅燒一定質量的石灰石
D 【解析】A、向一定質量表面生銹的鐵片中滴加鹽酸至過量時,稀鹽酸先和氧化鐵反應,當氧化鐵完全反應后,稀鹽酸再和鐵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當鐵完全反應后,氫氣不再產生,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正確;B、向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滴加水時,酸性減弱,pH升高,有關量的變化趨勢與對應敘述關系錯誤;C、向鹽酸和氯化鐵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時,氫氧化鈉先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稀鹽酸完全反...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秦安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適應性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 ( )
A.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 B. 稀釋濃硫酸
C. 過濾操作 D. 蒸發操作
A 【解析】A、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時,不能將pH試紙直接插入待測溶液中,會污染待測液體,應該用玻璃棒蘸取少量液體涂抹在pH試紙上,在與標準比色卡比較,故A錯誤; B、稀釋濃硫酸是將濃硫酸沿燒杯內壁慢慢的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故B正確; C、該過濾操作正確; D、蒸發時要用玻璃棒不斷的攪拌,防止液體外濺,正確。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2018年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我國化學家侯德榜(如圖)改革國外的純堿生產工藝,生產流程可簡要表示如下:
(1)上述生產純堿的方法稱____________________,副產品的一種用途為_________________。
(2)向沉淀池中通入兩種氣體,先通入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NH3”或“CO2”),沉淀池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上述流程中X物質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原料氯化鈉的利用率從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設計了_____________(填“循環I”或“循環II”)。從沉淀池中取出NaHCO3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
(5)為檢驗產品碳酸鈉中是否含有氯化鈉,可取少量試樣溶于水后,先滴加足量的_______,排除Na2CO3的干擾,再滴加___________。
聯合制堿法或侯氏制堿法 化肥(其他合理答案均給分) NH3 NH3+CO2+H2O+NaCl==NH4Cl+NaHCO3↓ (或 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寫對一個得1分) CO2 循環I 過濾 稀硝酸 硝酸銀溶液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和題中信息知,(1)上述生產純堿的方法稱聯合制堿法或侯氏制堿法,這是候德邦教授發...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汕頭市金平區2018年學業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類型為復分解反應 B. 丙可能是水
C. 生成丁的質量8g D. 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3:2
B 【解析】由題中信息知,甲+乙 丁。A、該反應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該反應類型不屬于復分解反應,故A錯誤;B、丙可能是水,很多化學反應都是在水溶液中進行的,故B正確;C、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和題中信息知,生成丁的質量是8g-1g=7g,故C錯誤;D、參加反應的甲、乙質量比為﹙6g-1g﹚∶﹙4g-2g﹚=5:2,故D正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2018屆中考化學一模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元素,請回答有關問題.
下列各組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元素是______填字母序號.
A、Na、Cl B、O、S C、F、Ne D、C、Ar
寫出一條第三周期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規律:______.
第7號元素與第12號元素的原子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
某粒子的結構示意圖為,當
,該粒子的符號為______.
利用上表中給出的元素,寫出下列含有氮元素的化學式各一個,并標出所寫化學式中氮元素的化合價;氮單質______,氮的氧化物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隨州市2018屆化學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在化學反應中,物質所含元素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的反應就是氧化還原反應. 例:2Na+Cl2=2NaCl,反應前后,Na、Cl的化合價發生了變化,該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
(1)根據化合價是否變化分析,下列反應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的是(填序號)______.
A.2Mg+O22MgO;B.CaO+H2O=Ca(OH)2 ;C.2KClO3
2KCl+3O2↑ D.H2+CuO
Cu+H2O
(2)含有高價態的化合物,通常具有氧化性,如在氯化鐵溶液中,氯化鐵能將單質銅氧化成氯化銅,自身被還原成氯化亞鐵.試回答:
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______________.
②向上述反應后的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鋅粉反應后過濾,向過濾后得到的固體物質上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則濾紙上一定含有的固體是(寫化學式)________.
B 2FeCl3+Cu=2FeCl2+CuCl2 Cu、Fe. 【解析】 (1)A、鎂元素的化合價從0升高到+2價,O元素的化合價從0降低到-2價,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A錯誤;B、反應中Ca、H、O三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變化,則不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B正確;C、Cl元素的化合價從+5降到-1,O元素的化合價從-2升高到0,有化合價的變化,屬于氧化還原反應,故C錯誤;D、H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