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除去雜質(少量)的方法中正確的是
選項 | 物質 | 雜質 | 除雜方法 |
A | CaCO3固體 | CaO | 加足量稀鹽酸,過濾 |
B | HCl氣體 | H2O | 通過氫氧化鈉固體,收集 |
C | NaOH溶液 | Na2CO3 | 加入足量的石灰水,過濾 |
D | MnO2 | NaCl固體 | 溶解、過濾、洗滌、烘干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CaO和CaCO3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B、氫氧化鈉屬于堿性物質,不能用來干燥酸性氣體,錯誤;C、加入石灰水能把碳酸鈉除去,但會引入新的雜質氫氧化鈣,錯誤;D、二氧化錳不溶于水,氯化鈉能溶于水,故可用溶解、過濾、洗滌、烘干來分離除雜,正確。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4月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生活處處有化學。從化學的角度看,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進入久未開啟的枯井或地窖,先做燈火實驗
B.鐵制品生銹后不要輕易去除,以減緩鐵的銹蝕
C.誤服硫酸銅等含重金屬離子的鹽后,立即服用豆漿、牛奶或雞蛋清緩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時送醫
D.室外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逆風及時逃離現場
B 【解析】A.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久未開啟的枯井或地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般較高,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人直接進入會有危險,要先做燈火實驗,確定二氧化碳含量是否合適人進入;B.鐵銹結構疏松多孔,能吸附氧氣、水,會加速銹蝕,因此應及時除銹;C.重金屬鹽易與血紅蛋白結合結合,使之失去生理活性,一旦誤服硫酸銅等含重金屬離子的鹽后,立即服用豆漿、牛奶或雞蛋清緩解造成的中毒,并及時送醫;D.室外發生...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同學逛超市時發現食品添加劑中有“碳酸氫銨”,感覺很驚訝,“碳酸氫銨”是臭粉啊,怎么可以放進食品?于是開展了以下探究,請你幫助完成下列相關問題。
(1)查閱資料:
①食用級碳酸氫銨比較純凈,可作膨松劑,一般用在油炸食品中,水蒸食品中不用;
②常溫常壓下,1體積水約能溶解600體積氨氣,其水溶液呈弱堿性。
③堿石灰是氧化鈣和氫氧化鈉的混合物。
(2)產生疑惑:臭粉為何可以作膨松劑?為何一般適用于油炸食品而不適用于水蒸食品?
(3)實驗設計:實驗裝置如圖,圖一是檢驗裝置,圖二是收集裝置,取適量碳酸氫銨分別置于兩試管中,按如圖進行實驗。
(4)現象與分析:
①圖一:B中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C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 。
②圖三:裝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用F裝置收集氨氣,說明氨氣具有_________________性質,取下F,塞緊橡皮塞,用注射器向F中注入少量水,震蕩,可看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拔出橡皮塞聞到氨味。
(5)解釋與結論:①有臭味的碳酸氫銨添加到食品中,如果油炸,則含有的少量碳酸氫銨受熱時完全分解,產生的氣體使食品膨脹,且生成物可以迅速揮發而離開食品,沒有殘留物,其臭味會消失,碳酸氫銨受熱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②添加碳酸氫銨的食品如果水蒸,則 _________________。
通過上述探究該明白了:高純度的碳酸氫銨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但同一食品添加劑并不適合所有食品,使用食品添加劑需嚴格控制用量。
酚酞試液變紅 Ca(OH)2+CO2=====CaCO3↓+H2O 吸收水和二氧化碳 密度比空氣小 塑料瓶變癟 NH4HCO3 ==== NH3↑ + CO2 ↑+ H2O 部分氨氣溶于水,影響口感 【解析】(4)加熱碳酸氫銨生成氨氣、二氧化碳和水,氨氣溶于水形成氨水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a(OH)2+CO2=CaCO3↓+H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簡易凈水器,其中同時具有過濾與吸附作用的是
A. 紗布 B. 石英砂 C. 小卵石 D. 活性炭
D 【解析】在簡易凈水裝置中,紗布、石子和細沙之間有縫隙,可以過濾水中的不溶性雜質,它們的作用是過濾。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下圖是用氯化鈉溶液和氯化鉀溶液制取氯酸鉀的工藝流程,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氯酸鉀和氯化鈉部分溫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10℃ | 20℃ | 30℃ | 40℃ | |
氯酸鉀 | 5.0g | 7.4g | 10.0g | 14.0g |
氯化鈉 | 35.8g | 36.0g | 36.3g | 36.6g |
(1)請寫出步驟②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_________________。
(2)步驟③的操作分別是_________、過濾(填操作名稱)。
(3)步驟⑤中是采用20℃以下的水進行洗滌,目的是①除去少量氯化鈉②_____________。
(4)步驟⑤采用低溫烘干,為什么不采用高溫烘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NaClO3+KCl= KClO3+NaCl 復分解反應 降溫結晶 20℃以下KClO3的溶解度較小,可減少KClO3因溶解而造成損耗(意思接近即可) 2KClO32KCl+3O2↑ 【解析】(1步驟②中氯酸鈉和氯化鉀反應生成氯酸鉀和氯化鈉,化學方程式為:NaClO3+KCl= KClO3+NaCl,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復分解反應;(2)由于氯酸鉀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較大,氯化鈉的溶解度...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監控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課外實驗與物質的化學性質無關的是
A. 用6B鉛筆芯做導電實驗
B. 用灼燒法區別棉纖維與羊毛纖維
C. 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
D. 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
A 【解析】A、石墨具有導電性,所以可用6B鉛筆芯做石墨導電性實驗,正確;B、用灼燒法區分棉纖維與羊毛纖維,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C、用白糖、小蘇打、檸檬酸等自制汽水屬于化學性質,錯誤;D、用紫甘藍的酒精浸取液檢驗蘋果汁與石灰水的酸堿性,屬于化學性質,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在含少量NaCl的某純堿樣品23g中加入鹽酸,反應中產生的氣體的質量與鹽酸的用量關系如圖所示。計算當恰好完全反應時:
(1)產生的二氧化碳的質量是 __________ g。
(2)此純堿樣品中碳酸鈉的質量分數(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結果保留到0.1%)。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中考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宏觀與微觀相互聯系是化學重要的思維方式,下列對宏觀現象的微觀解釋正確的是
A. 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因為組成的元素和分子的構成不同
B. 溫度計受熱時水銀柱上升,是因為汞原子受熱時體積變大
C. 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是因為它們溶液中的陽離子都是H+
D. 裝有紅磷和氧氣的密閉瓶,點燃其中的紅磷后,質量不變,是因為反應前后瓶中分子總數不變
C 【解析】A、不同種的分子性質不同。水和過氧化氫的化學性質不同,是因為它們分子的構成不同,它們的組成的元素相同,解釋錯誤;B、溫度計受熱時,水銀柱上升,是因為汞原子間的間隔受熱時變大,解釋錯誤;C、稀鹽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是因為它們溶液中的陽離子都是H+,解釋正確;D、裝有紅磷的密閉氧氣瓶,點燃其中的紅磷后,質量不變,是因為此變化過程中原子的種類、數目、種類均不變,而不是分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2018年江蘇省徐州市豐縣中考化學二模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實驗操作的“先”與“后”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制取氣體時,先裝藥品,后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 用托盤天平稱量 10g 固體藥品時,先放砝碼,后放藥品
C. 實驗室用雙氧水制取氧氣時,先加雙氧水,再加二氧化錳
D. 加熱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實驗結束時,先熄滅酒精燈,后移出導管
B 【解析】A、制取氣體時,應該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裝藥品,否則會造成藥品浪費,故A錯誤;B、托盤天平稱量10g固體藥品時,先放砝碼,后放藥品,直到天平平衡為止,故B正確;C、實驗室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加藥品時,先加二氧化錳,再加雙氧水,故C錯誤;D、加熱KMnO4并用排水法收集O2的實驗結束時,應先把導管移出水面,再熄滅酒精燈,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試管,使試管因驟然冷卻而炸裂,...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