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欲在常溫、常壓下,用一定質量的大理石與足量的稀鹽酸反應,測定大理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雜質不參與反應)。利用如下圖所示的裝置(盛放大理石的隔板有小孔,圖中固定裝置已略去)進行實驗,充分反應后,測得生成二氧化碳的體積為V。已知本實驗條件下,二氧化碳的密度為ρ。
關于該實驗,有如下說法:①打開分液漏斗的活塞并不斷注水,可觀察到乙中稀鹽酸進入裝置丙中;②實驗結束后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凹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③丁中若沒有植物油會導致測定結果會偏大;④裝置中的空氣對實驗結果無影響;⑤若將乙中的稀鹽酸換成稀硫酸,反應速率會更快。其中正確說法的個數有
A. 4個 B. 3個 C. 2個 D. 1個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壯族自治區省南寧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推斷題
已知A﹣H為初中常見物質,A為紅棕色,是赤鐵礦的主要成分,F為紫紅色金屬,甲是黑色固體,它們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反應條件和部分產物已略去).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甲的化學式___________;寫出C的化學式___________.
(2)寫出A+B→E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寫出E+G→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
(3)寫出H+甲→B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實驗室新進一批塊狀大理石,某化學小組成員稱取12.5 g該大理石樣品,加入足量稀鹽酸測定碳酸鈣的含量,完全反應后,稱得固體剩余物的質量為2.5 g,樣品中雜質不溶于水且不與稀鹽酸反應,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該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__________。
(2)計算12.5g該樣品最多可以制得二氧化碳的質量,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H2+CuOCu+H2O B. Mg+O2 MgO2
C. H2O2=H2O+O2↑ D. Cu+H2SO4=CuSO4+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煤是社會生產、生活中最重要的能源,工業上常把煤進行氣化和液化處理,使煤變成清潔能源。煤氣化和液化流程示意圖如下圖所示,請結合圖像回答問題:
(1)精煉煤中主要成分是碳,步驟②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
(2)步驟③中,SO2進一步氧化得到X,X為硫的另一種氧化物,其中硫元素的化合價為+6價,X的化學式為________。
(3)經過進一步凈化,含較多雜質的水煤氣轉化為合成氣(CO和H2的混合氣體),步驟④中生成的甲醇(CH3OH)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類型是 _________。
(4)循環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和少量未完全分離出去的甲醇。
(5)從“綠色化學”的角度分析,“煤的氣化和液化”流程的優點: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第二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薄荷醇(化學式為C10H20O)用于糖果、飲料的香料。下列有關薄荷醇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薄荷醇屬于氧化物
B. 薄荷醇由10個碳原子、20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C. 薄荷醇中碳元素、氫元素和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0:20:1
D. 薄荷醇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約為7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第七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來做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請回答有關問題:
(1)實驗開始時應先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熱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實驗過程中B處發生反應的現象為:__________,寫出A處發生化學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
(3)指出實驗裝置中存在的一個不足之處:_________。
(4)某一氧化碳與二氧化碳的混合氣體10g,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10g白色沉淀。求原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的質量分數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第七聯盟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變化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 干冰升華 B. 木材燃燒 C. 鋼鐵生銹 D. 火藥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江陰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物質中混有的雜質(括號內的為雜質),選用的方法或試劑正確的是( )
A. 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點燃 B. 木炭粉(CuO)——灼燒
C. CaCO3(CaO)——高溫煅燒 D. 氮氣(氧氣)——灼熱的銅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