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形象地表示某反應前后反應物與生成物分子及其數目的變化,其中
分別表示A、B、C三種不同的分子,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中A、B、C前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
A.4:1:3 B.3:1:2 C.4:1:2 D.3:1:3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關C+2CuO2Cu+CO2↑的反應,說法正確的是( )
A.CuO 具有氧化性 B.C發生了還原反應
C.反應前后固體質量不變 D.反應前后碳元素的化合價沒有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石灰水可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碳酸鈣是白色沉淀。氧氣可以支持燃燒,而二氧化碳可用于滅火。在實驗室中有兩瓶無色氣體,分別是氧氣和二氧化碳,有多種方法可將它們區分開來。請你設計兩種實驗方法來進行鑒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金屬材料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用鎢做白熾燈的燈絲,這是利用了鎢的耐高溫性
B.鋁能制成很薄的鋁箔,這是利用了鋁的延展性
C.鋁比鐵活潑,因而鋁的抗腐蝕性能比鐵差
D.生鐵和鋼都是鐵的合金,且生鐵是煉鋼的主要原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一塊用砂紙打磨過的鋁箔在空氣中加熱至熔化,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鋁失去了光澤 B.燃燒,生成大量的白色粉末
C.熔化的鋁不滴落 D.在加熱熔化過程中生成了氧化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控制變量法是實驗探究的重要方法。利用下圖所示的實驗不能實現探究目的的是
A.甲圖中①②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植物油是否有關
B.甲圖中①③對比可探究鐵的銹蝕與水是否有關
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達到一定溫度
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燒是否需要與氧氣接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鎂易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成氧化鎂。現有一卷標簽上標明120g的鎂帶,稱其質量為136g(假設除鎂被氧化外,沒有發生其他任何變化,且氧化是均勻的)。
(1)上述變質的鎂帶通常呈 ▲ 色。
(2)被氧化的鎂的質量是 ▲ 。
(3)稱取上述變質的鎂帶10.2g,加入到足量的稀鹽酸溶液中反應,計算反應產生氫氣的質量(要規范地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對分子、原子、離子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質性質的最小粒子
B.原子是最小粒子,不可再分
C.原子得到或失去電子后形成離子
D.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不能構成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