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著名的化學家侯德榜發明的“侯氏制堿法”,是向飽和食鹽水中通入過量氨氣,再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即可析出 NaHCO3 固體,將其加熱得到純堿。其原理流程如下 圖所示:
(1)操作Ⅲ的名稱是_____。
(2)氨氣極易溶于水,向飽和食鹽水通入氨氣可得到飽和食鹽水和氨水的混合鹽水(稱為 氨鹽水)。氨鹽水比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_____;
(3)寫出制取碳酸氫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過濾; 氨氣溶于水與水反應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顯堿性,所以氨鹽水比食鹽水更易吸收 二氧化碳; NH4HCO3+NaCl=NH4Cl+NaHCO3↓ 【解析】(1)操作Ⅲ是將固體和液體分離,故操作Ⅲ的名稱是的過濾;(2)氨氣極易溶于水,向飽和食鹽水通入氨氣可得到飽和食鹽水和氨水的混合鹽水(稱為 氨鹽水)。氨鹽水比食鹽水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其原因是氨氣溶于水與水反應形成一水合氨,一水合氨顯堿性...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興化市顧莊學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的少量雜質,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目的是( )
物質(括號內為雜質) | 實驗方案 | |
A | 氮氣(氧氣) | 通過足量灼熱銅網 |
B | 氯化鈣溶液(鹽酸) | 加入足量碳酸鈣粉末,過濾 |
C | 鐵粉(銅粉) | 加入足量稀鹽酸,過濾,洗滌,干燥 |
D | 氧化銅(木炭粉) | 在空氣中充分灼燒 |
A. A B. B C. C D. D
C 【解析】A、氧氣通過灼熱的銅網時,可與銅反應生成氧化銅,而氮氣不與銅反應,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B、鹽酸能與過量的碳酸鈣反應生成氯化鈣、水和二氧化碳,再過濾除去過量的碳酸鈣,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正確;C、鐵粉能與足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亞鐵和氫氣,銅不與稀鹽酸反應,反而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D、木炭粉在空氣中灼燒生成二氧化...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鹽城市2018屆九年級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對部分化學知識的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 | 化學與健康 | ①人體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 ②可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 |
B | 化學與環境 | ①使用化石燃料不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②PM2.5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之一 |
C | 化學與安全 | ①圖書、檔案著火,可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 ②在室內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氣中毒 |
D | 化學與生活 | ①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能鑒別棉花和羊毛 ②生活中常用加熱煮沸的方法將硬水軟化 |
A. A B. B C. C D. D
D 【解析】A、甲醛能使蛋白質變性,不可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錯誤;B、使用化石燃料會產生大量有害氣體和煙塵,會污染空氣,錯誤;C、一氧化碳難溶于水,也不與水反應,在室內放一盆水,不能防止煤氣中毒,錯誤;D、①用灼燒聞氣味的方法能鑒別棉花和羊毛,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沒有的是棉線;②硬水是含可溶鈣鎂化合物較多的水,煮沸可以將硬水中的鈣鎂化合物轉化成沉淀而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常用加熱...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錐形瓶內充滿氣體X,膠頭滴管內盛有液體 Y。擠壓膠頭滴管,使液體Y進入瓶中,振蕩,一會兒可見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氣球a鼓起。氣體X和液體Y不可能是
A. X是SO 2,Y是NaOH溶液 B. X是CO 2,Y是石灰水
C. X是HCl,Y是Na2CO3溶液 D. X是NO,Y是石灰水
D 【解析】小氣球a鼓起來,說明錐形瓶內壓強減小,可能是錐形瓶內的氣體被液體吸收,也可能是兩種物質相互作用吸收熱量,使錐形瓶內溫度降低。A. SO 2能與NaOH溶液反應,2NaOH +SO2 == Na2SO3 + H2O,反應后氣體減少,使錐形瓶內的壓強減小,不符合題意;B. CO 2能與石灰水反應,CO2 + Ca(OH)2 == CaCO3↓+ H2O,反應后氣體減少,使錐形瓶內的壓...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2018屆九年級模擬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通過實驗測定了空氣組成的科學家是( )
A. 門捷列夫 B. 達爾文
C. 拉瓦錫 D. 牛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除去下列物質中混有的少量雜質(括號內為雜質),所用方法正確的是( )
A. NaCl 溶液(MgCl2)——加入過量的 NaOH 溶液,過濾
B. MnO2(KCl)——加水充分溶解,過濾,蒸發結晶
C. CO2(HCl)——通入 NaOH 溶液,干燥
D. Cu(NO3)2 溶液(AgNO3)——加入過量的銅粉,過濾
D 【解析】A、除去NaCl 溶液中的MgCl2,加入過量的 NaOH 溶液,會引入新的雜質,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B、二氧化錳不溶于水,氯化鉀能溶于水,但氯化鉀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應采取降溫結晶的方法,錯誤;C、CO2和HCl氣體均能與NaOH溶液反應,不但能把雜質除去,也會把原物質除去,不符合除雜原則,錯誤;D、銅能和硝酸銀反應生成銀和硝酸銅,能把雜質除去,也不會把原物質除去,...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2018屆初三化學第一次調研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在元素周期表中錫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錫的說法正確的是
A. 核外電子數為50 B. 屬于非金屬元素
C. 相對原子質量是118.7 g D. 原子核內中子數為50
A 【解析】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為50,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50,故選項說法正確. 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間的漢字表示元素名稱,該元素的名稱是錫,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錯誤. C、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18.7,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克”,故選項說法錯誤. D、根據元素...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無錫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夏天里想隨時喝到冰爽的飲料,可以自制化學“冰箱” ,即把一種化學試劑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溫小環境。這種試劑可以是下列物質中的
A.食鹽 B.硝酸銨 C.蔗糖 D.生石灰
B 【解析】 試題分析:把一種化學試劑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就可形成低溫小環境,說明該物質溶解或反應吸熱。食鹽溶解時溶液的溫度不變;硝酸銨溶解吸熱,導致溫度降低;蔗糖溶解時溫度不變;生石灰與水反應放熱,溫度升高。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吉林省教育聯盟2017-2018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中質量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用語表示正確的是( )
A. 氧元素——N B. 鈉離子——Na
C. 4個氫分子——4H D. 3個氧原子——3O
D 【解析】A、氧元素的符號表達式為O,錯誤;B、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該離子的元素符號右上角,標出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符號在后,帶1個電荷時,1要省。鈉離子可表示為:Na+,錯誤;C、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確書寫物質的化學式,表示多個該分子,就在其化學式前加上相應的數字。4個氫分子可表示為4H2,錯誤;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號來表示一個原子...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