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圖為A~G(初中常見物質)的轉化關系,其中A是沼氣的主要成分,F是難溶于水的藍色沉淀。
根據(jù)以上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A 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__;G的化學式______________;
(2)寫出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反應②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屬于________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答案】CH4 Na2SO4 CuO +H2SO4 =CuSO4 + H2O Na2O +H2O = 2NaOH 化合反應
【解析】
A是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故A是甲烷,甲烷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C是二氧化碳,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故E是硫酸銅,硫酸銅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故F、G分別是氫氧化銅和硫酸鈉,氧化銅和D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B,故B是銅,D可能是一氧化碳,將猜想代入框圖,猜想成立。
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
(1)A是甲烷,化學式為CH4,G是硫酸鈉,化學式為Na2SO4;
(2)反應①是氧化銅和硫酸反應,化學方程式為:CuO+H2SO4=CuSO4+H2O;
(3)反應②是水和過氧化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H2O+Na2O=2NaOH,該反應是由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屬于化合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金屬材料與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請回答:
(1)下列用品中,主要利用金屬導電性的是_____(填字母)。
A 鉑金飾品 B 鐵鍋 C 鋁導線
(2)為了驗證鋁、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下列四種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填序號)。
①將鋁、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銅溶液中
②將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鋁、硫酸銅溶液中
③將銅、銀分別浸入到硫酸鋁溶液中
④將銅分別浸入到硫酸鋁、硝酸銀溶液中
(3)在氯化銅和氯化亞鐵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鎂粉,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渣和濾液。①濾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填化學式);②向濾渣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則濾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_____(填化學式)。
(4)煉鐵的原理是一氧化碳與氧化鐵在高溫條件下反應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5)露天放置的鋼鐵容易生銹,鋼鐵生銹實際是鐵與空氣中的_____發(fā)生化學應,若除去鐵生銹可用稀鹽酸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6)工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10%的稀鹽酸來除鐵制品表面的鐵銹,實驗室若要配制該鹽酸200g,則需用量筒量取溶質質量分數(shù)為38%的濃鹽酸(密度為1.19g/mL)______mL(計算結果保留至0.1);實驗室在配制10%的稀鹽酸的過程中,除了用到量筒、膠頭滴管外,還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儀器有_____。
(7)某鋼鐵廠每天需消耗4900 t含Fe2O3 76%的赤鐵礦石,該廠理論上可日產(chǎn)含Fe 98%的生鐵的質量是_____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為初中常見到物質,B和E組成元素相同,它們之間存在如圖所示的轉化關系,請根據(jù)信息和圖示回答問題(反應條件和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A的化學式_____,D的化學式_____。
(2)寫出E轉化為C的化學方程式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對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見圖I)進行了大膽改進,設計如圖Ⅱ(選用容積為40mL試管作反應容器)實驗方案進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請你對比分析圖1、圖Ⅱ實驗,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1實驗中:紅磷在空氣中燃燒(如圖),該反應的文字或符號表達式為_____。
(2)圖Ⅱ實驗中
①實驗前打開彈簧夾,將注射器活塞從20mL刻度處推至15mL刻度處然后松開手,若活塞仍能返回至20mL刻度處,則說明_____。
②圖Ⅱ實驗若打開彈簧夾,用酒精燈加熱紅磷,從紅磷燃燒到熄滅冷卻的實驗過程中,注射器話塞將_____移動,最終約停止在_____mL刻度處。
(3)反思:小林同學利用圖I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若整個實驗過程中忘記夾彈簧夾,則最終液面上升的高度約_____(填“大于”或“小于”)瓶內(nèi)空氣體積的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的是常用的實驗裝置。
(1)裝置中標②的儀器名稱是_____。
(2)實驗室用A裝置制取氧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收集裝置可選用_____(填序號,下同)。
(3)實驗室常用鋅粒(固體顆粒)和稀硫酸(液體)來制取氫氣,其發(fā)生裝置應該選擇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遵義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特色美食也遍布各地。
蝦子羊肉粉風味獨特,清香撲鼻。從分子角度解釋“清香撲鼻”的原因是______。
山盆柑橘汁多味美,齒頰生津。橘子皮還可以吸附室內(nèi)異味,寫出一種具有同樣性質的化學物質的名稱______。
湘江河中有許多魚類,夏天魚兒會跳出水面呼吸,原因是______。
綏陽紅果樹景區(qū),形態(tài)各異的鐘乳石、石筍令人驚嘆,這是因為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氫鈣
分解生成碳酸鈣、二氧化碳、水的緣故,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是初中常用的一種試劑,它可以和很多物質反應。
I.中的陽離子是______,高錳酸鉀受熱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Ⅱ經(jīng)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和草酸
溶液混合,發(fā)現(xiàn)剛開始反應時溶液褪色不明顯,但不久后褪色速度突然加快。為了探究反應過程中褪色速度加快的原因,小明查到了如下資料:
資料1:
資料2:通常情況下,反應物濃度變大,反應加快;溫度升高,反應加快。
根據(jù)這些資料,小明提出了兩個假設。
假設一: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應物濃度變大引起的;
假設二:褪色速度突然加快是由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高引起的。
小明經(jīng)過分析,否定了假設一,理由是______。
小麗針對假設二進行實驗探究后,經(jīng)過思考,又做了如下實驗:
把經(jīng)硫酸酸化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分為兩份,分裝A、B兩試管,同時向兩支試管中加入等量等濃度的草酸溶液,并置于同一水浴中。迅速向A試管中加入一定量的發(fā)現(xiàn)A試管中溶液褪色明顯快于B試管。上述實驗中,把2支試管置于同一水浴中的目的是______。這一實驗基于的假設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探究能否用鎂條代替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前,小組成員提出了不同的猜想。
【猜想與假設】
猜想1:可以代替,因為鎂條與氧氣反應后不會產(chǎn)生氣體
猜想2:不能代替,查閱資料知金屬鎂很活潑,可能會與空氣中的氮氣反應
【進行實驗】
步驟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xiàn)象 |
Ⅰ | 組裝好裝置后,打開止水夾,手捂集氣瓶,一段時間后,松開手 | 燒杯中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手后,燒杯中導管末端有一段液柱 |
Ⅱ | 關閉止水夾,點燃鎂條,迅速伸入集氣瓶中,塞好塞子 | 鎂條燃燒,放出大量熱,發(fā)出耀眼白光,生成大量白煙,剩余固體為白色帶狀物 |
Ⅲ | 冷卻至室溫,打開止水夾 | 燒杯中水從導管進入集氣瓶中,體積約為集氣瓶體積的2/5 |
【解釋與結論】
(1)Mg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
(2)步驟Ⅰ說明裝置的氣密性_________。
(3)步驟Ⅱ中,關閉止水夾的目的是_________。
(4)推測猜想2成立的現(xiàn)象證據(jù)是_________。
【反思與評價】
(5)該小組認為,即使步驟Ⅲ中水的體積恰好占集氣瓶體積的1/5,也不能說明猜想1成立,理由是_________。
(6)小組中同學對鎂條與瓶中氣體的反應提出了進一步的猜想:甲同學認為鎂條先與O2反應,乙同學認為鎂條先與N2反應。為進一步檢驗他們的猜想,可以進行的實驗操作是:取少量鎂條,點燃后迅速放入盛有空氣的集氣瓶中,待鎂條熄滅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石家莊28中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在學習九年級《化學》下冊中的資料卡片“石筍和鐘乳石的形成”時,發(fā)現(xiàn)難溶于水的碳酸鈣當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時,會反應生成溶解性較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聯(lián)想到實驗室中澄清石灰水與二氧化碳反應會生成碳酸鈣:Ca(OH)2+CO2=CaCO3↓+H2O,對長時間向堿溶液中通入CO2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組成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
(提出問題)一定量CO2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溶質組成是什么?
(查閱資料)(1)通入少量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2)通入過量CO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氫鹽都是可溶于水的,BaCO3難溶于水。
(4)碳酸氫鈉溶液呈堿性。
(提出猜想)(1)溶質為NaOH和Na2CO3; (2)溶質為Na2CO3;(3)溶質為___(填化學式);(4)溶質為NaHCO3。
(設計實驗)
實驗步驟 | 實驗現(xiàn)象 | 實驗結論 |
(1)用玻璃棒蘸取反應后溶液,滴在pH試紙上 | pH=9 | 該溶液顯堿性 |
(2)取反應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過 量的___溶液 | 有___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驟(2)中的上層清液,滴入稀鹽酸 | 有氣泡冒出 | 猜想(1)和(2) 不成立 |
(得出結論)猜想(3)成立。
(討論交流)(1)有同學提出,實驗步驟(1)是多余的,你認為該實驗設計是否需要,___(填“需要”或“不需要”)。
(2)同學們又一次把目光投向了教材,發(fā)現(xiàn)遇熱或壓強變小時:Ca(HCO3)2=CaCO3↓+CO2↑+H2O,紛紛提出,干粉滅火器中用NaHCO3滅火的反應原理與之相似,試寫出NaHCO3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__。
(反思應用)同學們回憶起實驗室檢驗二氧化碳的情景,心想:如果向澄清石灰水中不斷通入二氧化碳,會看到怎樣的現(xiàn)象呢?請你描述一下: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