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三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請根據下圖所示的實驗過程和提供的數據(步驟②產生的氣體全部逸出),回答下列問題:
(1)若要用濃鹽酸配制一定質量分數的該實驗中使用的稀鹽酸,其步驟為:計算、__________、溶解、裝瓶.
(2)計算所得溶液中CaCl2的質量分數(計算結果精確到0.1%)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晉江市安海片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空氣是人類寶貴的自然資源 B. 空氣中的氮氣常用作保護氣
C. 空氣中的稀有氣體常用作滅火劑 D. 空氣中的氧氣的主要來自植物的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濱州市六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抗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藥物達菲可用莽草酸(C7HI0O5)制取.有關莽草酸的正確說法是( )
A. 莽草酸是氧化物
B. 莽草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C. 莽草酸各元素的質量比為7:10:5
D. 每個莽草酸分子里含有5個氫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濱州市六校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聯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表示物質分子的示意圖,圖中黑球和白球表示質子數不同的兩種原子,則圖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氯化鈉溶液”是初中化學的基礎實驗之一。請回答下列問題:
(1)現欲配制一瓶500 g溶質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固體____g。
下列實驗操作與目的分析均正確的一組是________(填序號)。
項目 | 實驗操作 | 目的分析 |
A | 稱量時,將取出的過量氯化鈉放回原瓶 | 節約藥品 |
B | 溶解氯化鈉時用玻璃棒攪拌 | 增大氯化鈉的溶解度 |
C | 稱取氯化鈉時,在天平兩邊托盤上應當放一張質量相等的紙 | 整潔美觀 |
D | 量取所需水時,視線與量筒液體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 | 準確無誤 |
(2)實驗室若用15%的氯化鈉溶液加水稀釋成5%的氯化鈉溶液,此時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量筒和______。
(3)實驗室若用恒溫蒸發的方法將15%的氯化鈉溶液變成飽和溶液,其過程如下圖所示。與丙燒杯中溶液溶質質量分數一定相同的是______燒杯中的溶液。(填序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四川省成都市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托盤天平是利用杠桿原理制造的一種稱量儀器。如果僅用一個20g的砝碼取19.5g的食鹽,現有如下操作步驟,正確的稱量方法是 ( )
①在天平兩邊托盤上各放一張質量、大小相同的白紙 ②將20g砝碼放在左盤 ③將20g砝碼放在右盤 ④將游碼撥至0.5g處 ⑤在右盤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 ⑥在左盤添加食鹽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 B.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沙洋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實驗室制取氣體所需裝置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以下問題:
(1)儀器①④的名稱分別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所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填字母序號)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如果要制得較干燥的氧氣最好應該選擇裝置_____收集,其驗滿的方法:__________。
(3)實驗室還常用塊狀固體硫化亞鐵(FeS)和稀硫酸在常溫下制取硫化氫氣體,硫化氫氣體是一種有臭雞蛋氣味的有毒的氣體,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氣大。根據上述信息回答:實驗室制取硫化氫的發生裝置為_____,收集裝置為_______;(填字母序號)實驗室選用上圖所示的E裝置收集硫化氫氣體,氣體應該從____(填“a”或“b”)端進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陜西省西安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八)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能達到相應目的的是( )
A. 除去CO2中的水蒸氣和HCl氣體:混合氣體依次通過濃硫酸、燒堿溶液
B. 除去硝酸鉀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鉀:加入適量的氯化鈣溶液反應后過濾
C. 檢驗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取樣,加入足量稀鹽酸,觀察現象
D. 檢驗二氧化碳氣體:將燃著的木箱伸進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氣瓶內,觀察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