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對除雜的認識 | B 鑒別的方法 |
①用化學方法除去食鹽水中可溶性雜質 ②用磁鐵除去鐵粉中木炭粉 ③用碳酸鈉除去CaCl2溶液中的HCl | ①用燃著的木條鑒別氧氣和二氧化碳 ②用熟石灰區別化肥硝酸鉀和硝酸銨 ③用酚酞試液鑒別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 |
C 對現象的認識 | D 化學家與貢獻 |
①花香四溢,說明分子在不斷運動 ②鎂條燃燒,有大量白霧產生 ③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 | ①拉瓦錫-發現空氣的主要成分 ②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 ③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除雜質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①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反應,不能與原物質反應;②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
B、根據兩種物質與同種試劑反應產生的不同現象來鑒別它們,若兩種物質與同種物質反應的現象相同,則無法鑒別它們.
C、根據分子的基本性質、鎂條燃燒的現象、電解水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判斷.
D、根據科學家們各自在科學上做出的貢獻,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①食鹽水中可溶性雜質如一些可溶性鹽等,能發生化學反應,用化學方法除去食鹽水中可溶性雜質;②磁鐵能吸引鐵粉,用磁鐵除去鐵粉中木炭粉;③HCl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氯化鈉,不符合除雜原則;故選項歸納和總結有錯誤.
B、①氧氣能支持燃燒,二氧化碳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用燃著的木條進行檢驗,能使燃燒更旺的是氧氣,熄滅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鑒別;②硝酸銨屬于銨態氮肥,與熟石灰混合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氨氣,硝酸鉀不能,可以鑒別;③稀鹽酸和氯化鈉溶液分別顯酸性,中性,均不能使無色酚酞溶液變紅色,不能鑒別;故選項歸納和總結有錯誤.
C、①花香四溢,是因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斷運動的,向四周擴散,使人們聞到花香;②鎂條燃燒,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大量的白煙;③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體積比為2:1,是實驗結論而不是實驗現象;故選項歸納和總結有錯誤.
D、①拉瓦錫發現空氣的主要成分;②門捷列夫發現元素周期表;③侯德榜發明聯合制堿法;故選項歸納和總結完全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除雜質的必需條件(加入的試劑只與雜質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物質鑒別的原理、分子的基本性質、化學的發展歷史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積極開發和利用新能源 | |
B. | 大量使用化肥提高糧食產量 | |
C. | 積極推行“限塑料”,加快研發可降解塑料等環保產品 | |
D. | 發展快速公交,減少私車出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O2-2個氧原子 | B. | 2H2O-2個水分子 | C. | 3H-3個氫元素 | D. | Na-鈉離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白磷在空氣中燃燒會產生大量的白煙 | |
B. | 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蓋,瓶口會出現白霧 | |
C. | 一氧化碳通過灼熱氧化鐵,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 | |
D. | 水通電后,與正極相連的電極上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