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用圖裝置完成以下兩個實驗:
(1)探究燃燒條件:若B處盛放木炭。
Ⅰ.先在A處通入氮氣一段時間后,在B處加熱,B、C處沒有明顯變化;
Ⅱ.待B處冷卻至室溫,在A處通入氧氣一段時間后,B、C處沒有明顯變化;
Ⅲ.在A處繼續通入氧氣,然后在B處加熱,發現木炭燃燒,C處變渾濁。
Ⅰ與Ⅲ對比,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Ⅱ與Ⅲ對比,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______;
(2)模擬工業煉鐵:若B處盛放氧化銅粉末。
在A處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B處下方用噴燈加熱,
B處可觀察到的現象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尾氣處理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需要氧氣或空氣 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固體由黑色變為紅色 Ca(OH)2+CO2═CaCO3↓+H2O 在導氣管的末端放一燃著的酒精燈(或用氣球收集)
【解析】
(1)根據實驗的過程和現象分析燃燒的條件;
(2)根據一氧化碳在高溫條件下能還原氧化鐵生成了鐵和二氧化碳,分析實驗的現象,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和水,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根據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分析處理尾氣的方法。
(1)由實驗的過程和現象可知,Ⅰ與Ⅲ對比,通入氮氣不燃燒在通入氧氣后能燃燒,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需要氧氣或空氣;Ⅱ與Ⅲ對比,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2)在A處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時間后,B處下方用噴燈加熱,在高溫條件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生成了鐵和二氧化碳,所以,B處可觀察到的現象為:固體由紅色變為黑色;由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了碳酸鈣和水,所以C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CO2═CaCO3↓+H2O,由于尾氣中含有一氧化碳能污染空氣,一氧化碳又具有可燃性,所以尾氣處理的方法為:在導氣管的末端放一燃著的酒精燈(或用氣球收集)。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11 Na 鈉 22.99 | 12 Mg 鎂 24.31 | 13 Al 鋁 26.98 | 14 Si 硅 28.09 | 15 P 磷 30.97 | 16 S 硫 32.06 | 17 Cl 氯 35.45 | 18 Ar 氬 39.95 |
A. 16號元素的離子符號是S-2
B. 氯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是
C. 14號元素是金屬元素
D. 12號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用元素符號或化學式填空。
4個氧原子______ ; 3個亞鐵離子______; +6價硫元素的氧化物的化學式_______;氧化銅中銅元素顯+2價________;2個二氧化碳分子___________; 2個氮氣分子________;氫氧根離子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采用了下圖所示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
(實驗步驟):在由兩個注射器組成的密閉系統中留有25mL空氣,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同時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至玻璃管內的銅絲在較長時間內無進一步變化時停止加熱,待冷卻至室溫,將氣體全部推至一個注射器內,測得反應后注射器內氣體剩余約為20mL。
(實驗分析)
(1)實驗前,將注射器活塞前沿從30mL的刻度處推至10mL刻度處,然后松開手,若注射器活塞仍能返回至30mL刻度處,則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實驗加熱過程中,交替緩慢推動兩個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3)寫出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結論):該實驗得出的結論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實驗反思):小紅同學測得剩余氣體體積為22mL,請你幫她分析造成實驗誤差的原因 ______________(請寫出其中一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和B反應生成C和D的微觀示意圖如下所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該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B. 反應前后三種元素的化合價都沒有改變
C. 恰好完全反應時,反應前后各原子種類不變,數目減少
D. 恰好完全反應時A與B兩物質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密閉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分數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丙可能是單質
B.若消耗3g的乙,則生成17g的丙
C.丁一定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D.甲、乙的質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A~F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A、D是固體,且D是單質, B、E在通常狀況下是氣體,F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它們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未標出。請回答下列問題:
(1)D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
(2)反應③是自然界中重要的反應,叫________________。
(3)反應①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__________。
(4)反應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反應⑤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5)寫出E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同學在家中找到一種白色粉末,到學校實驗室進行實驗,實驗過程與現象如下:
對此粉末成分判斷正確的是( )
A. 該粉末一定是碳酸鈣 B. 該粉末可能是碳酸鈉或碳酸氫鈉
C. 該粉末一定是一種堿 D. 該粉末中一定只含有碳酸根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木炭還原氧化銅的探究實驗裝置
[提出問題]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什么氣體?
[提出猜想]產生的氣體有三種情況:
①CO; ②CO2; ③________。
[設計方案]實驗前后分別對試管和燒杯里
的物質進行稱量,數據如下:
稱量對象 | 反應前質量 | 反應后質量 | 質量差 |
試管+固體混合物 | m1 | m2 | △m1即(m1-m2) |
燒杯+澄清石灰水 | m3 | m4 | △m2即(m4-m3) |
(1)若△m2=0,說明反應產生的氣體不能被澄清石灰水吸收,則猜想________成立。
(2)若猜想②正確,理論上△m1與△m2的關系是:△m1______△m2(填“>”“<”或“=”)。
[實驗并記錄]實驗得到的數據如下表:
稱量對象 | 反應前質量 | 反應后質量 | 質量差 |
試管+固體混合物 | 69.89g | 65.49g | △m1 |
燒杯+澄清石灰水 | 118.89g | 122.69g | △m2 |
用以上實驗數據分析,結果應該是猜想________成立。
[反思與評價]經查閱資料知道:木炭還原氧化銅產生CO2氣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