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酸、堿、鹽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1)下列關于酸、堿、鹽的說法正確的是______。
A 酸堿鹽之間都能發生復分解反應 B 能夠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都叫做中和反應
C 酸和堿都含有氫元素 D 鹽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
(2)海水經蒸發、結晶制得的粗鹽中還含有氯化鎂、氯化鈣等雜質,必須進行分離和提純后才能用于工業生產和人們的日常生活。粗鹽提純的部分流程如圖:
①海水制鹽選用蒸發結晶法而不用降溫結晶法的理由是______。
②寫出流程圖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______。步驟④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什么?______
③操作a中用到的玻璃儀器都有什么?______
(3)用提純的NaCl配制200克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______克。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其他操作正確),則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______0.9%(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4)為測定部分變質的燒堿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稱取該固體樣品10g,加入50g稀鹽酸中,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后溶液的質量為57.8g。計算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______。
【答案】C 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 MgCl2+Ca(OH)2═Mg(OH)2↓+CaCl2 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 燒杯、漏斗、玻璃棒 1.8 小于 47%
【解析】
(1)根據酸堿鹽的定義和性質進行分析。
(2)根據粗鹽提純的過程進行分析解答。
(3)根據配置一定質量分數的溶液的操作進行分析。
(4)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進行解答。
(1)A、酸堿鹽之間發生復分解反應是有條件的,即生成物中有氣體、水、沉淀中至少一種,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反應叫中和反應,故選說法不正確。
C、酸和堿都含有氫元素,該選項說法正確。
D、鹽不都是由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構成的,例如氯化銨是鹽,其中不含有金屬離子,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2)①海水制鹽選用蒸發結晶法而不用降溫結晶法的理由是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故填: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
②流程圖中加入過量Ca(OH)2溶液中,氫氧化鈣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鈣,發生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MgCl2+Ca(OH)2═Mg(OH)2↓+CaCl2。故填:MgCl2+Ca(OH)2═Mg(OH)2↓+CaCl2。
步驟④中加入適量鹽酸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碳酸鈉,除去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故填:除去過量的碳酸鈉和反應生成的氫氧化鈉。
③操作a是過濾,用到的玻璃儀器都有燒杯、漏斗、玻璃棒。故填:燒杯、漏斗、玻璃棒。
(3)用提純的NaCl配制200克質量分數為0.9%的生理鹽水,需要氯化鈉的質量為:200g×0.9%=1.8g;在配制溶液的過程中,用量筒量取水時仰視讀數,會導致量取水的體積偏大,則所得溶液的質量分數小于0.9%。故填:1.8;小于。
(4)設碳酸鈉質量為x。
反應生成二氧化碳質量為:10g+50g-57.8g=2.2g。
=
x=5.3g
該樣品中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為:×100%=47%;
故填:47%。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A、B、C、D、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五種物質。它們分別由C、H、O中的一種或幾種元素組成,通常狀況下A、B、C為氣體,D、E為液體。(“—”表示相連的兩種物質能發生反應,“→”表示相連物質能向箭頭所指一方轉化)部分反應物、生成物及反應條件已省略。請回答下列問題:
(1)B物質的化學式_____。
(2)C物質的用途_____(答一點即可)。
(3)請寫出A→B的化學方程式_____。
(4)D生成C屬于_____反應(填基本反應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有甲、乙兩組化學學習小組探究中和反應.
甲組同學往一定體積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
的鹽酸(室溫下),根據實驗數據繪制出溶液的溫度與加入液體的體積關系曲線,如圖1所示:
(1)查得氫氧化鈉溶液密度為
,配制100mL這種溶液,需氫氧化鈉 ______。
(2)根據圖1當加入鹽酸體積為______mL時,表明NaOH與HCl恰好完全反應,此判斷的依據是______。若要證明NaOH與HCl恰好反應,還可采用的方法有: ______。
(3)教材指出:酸與堿中和反應的結果是酸和堿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圖2描述的是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的微觀實質,根據圖示信息用實際參加反應的微粒表示該反應的本質:______。
(4)乙組同學提出“將氫氧化鈉固體直接與鹽酸反應,以探究中和反應是否放熱,此提議是否合理?______,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酸、氫氧化鈉是常見的酸堿。
(1)硫酸中所含根的符號是______,氫氧化鈉的俗稱是______(任寫一種)。
(2)將濃硫酸稀釋和將固體氫氧化鈉溶解都會______熱(填“吸”或“放”);稀釋濃硫酸時要將濃硫酸緩慢注入水中,其原因是______;寫出稀硫酸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
(3)稀硫酸不僅能與堿反應,還能與活潑金屬反應制氫氣。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含H2SO424.5g的稀硫酸與足量的鋅反應,制得氫氣的質量為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硝酸是高中化學將要學習的一種重要的酸,濃硝酸見光會發生化學變化,其化學方程式為:,則X的化學式為______;在該反應中化合價沒有改變的元素是______;硝酸有酸的一些共同性質,是因為它在水溶液中能解離出______(用化學符號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甲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點表示20℃時甲、乙溶解度相等
B.30℃時,30g甲物質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72.5g溶液
C.甲中混有少量丙,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的方法提純甲
D.將30℃時甲、乙、丙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分別降溫到10℃,它們的溶質質量分數都發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宏觀、微觀和符號之間建立聯系是化學學科的特點。
(1)物質的組成及構成關系如圖1所示,圖中①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②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
(2)圖2是氧、鈉、硫、氯三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①氯原子的結構示意圖中x的數值是______________。
②氧和硫兩種元素的化學性質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們原子的______________相同。
③氯元素和鈉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圖中A是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B、C是兩種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
(1)A表示的元素屬于_____(選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B、C屬于不同種元素的本質區別在于_____;
(3)C元素的原子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形成的離子符號為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5 g石灰石樣品放入燒杯中(雜質既不溶于水也不參加反應),加入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共用去稀鹽酸100 g.燒杯內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116.2g.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g。
(2)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____________
(3)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____________ (結果保留至1%)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