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某次探究活動中,小明同學往NaHCO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未觀察到明顯現象,即認為兩者沒有發生化學反應,小亮同學卻有疑問。
(提出問題)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真的不反應嗎
(猜想假設)(1)溶液中,NaHCO3和NaOH要反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閱資料)(1) 可溶于水的酸、堿、鹽在水中能解離出對應的陽離子和陰離子
(2) 部分堿、鹽的溶解性表(室溫)
(進行實驗)
(解釋與結論)(1) 根據實驗1中無明顯現象,可得到的結論是 _________ (選填字母編號)
A. 混合溶液中沒有NaCl B. 混合溶液中沒有Ba(HCO3)2;
C. 混合溶液中沒有NaHCO3 D. 混合溶液中的陰、陽離子不能形成不溶物
(2) 實驗3中生成的沉淀為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該沉淀中的陰離子只能來源于實驗_____(選填“1”或“2”)所得到的溶液,則實驗_____(選填“1”或“2”)必定發生了化學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 依據上述實驗及分析,猜想_________成立。
(總結反思)
兩種溶液混合,未能觀察到明顯現象而化學反應_______(選填字母編號)
A.一定沒發生 B. 一定發生了 C. 不一定沒發生
【答案】 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不反應 D BaCO3; 2; 2 NaHCO3+NaOH= Na2CO3+H2O 一 C
【解析】
(1)NaHCO3和NaOH要么反應,要么不反應,故猜想2是在溶液中,NaHCO3和NaOH不反應;
(2)實驗1將碳酸氫鈉和氯化鋇混合后沒有明顯現象,說明混合后沒有沉淀生成,故選D;
(3)實驗3中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又于氯化鋇反應生成BaCO3沉淀;故碳酸根離子來源于實驗2中;故實驗2中必定發生了化學反應,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反應方程式為NaHCO3+NaOH= Na2CO3+H2O;
(4)由上可知,碳酸氫鈉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故猜想一正確;兩種溶液混合,未能觀察到明顯現象有兩種可能,一種是發生了反應但是無明顯現象,另一種是不發生反應,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是A、B、C三種固體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t1℃時A的飽和溶液80 g,其中A的質量為______;
(2)當A物質中混有少量B物質時,通常可采用________的方法提純A,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將t1℃時A、B、C三種物質飽和溶液的溫度升高到t2℃后(升溫過程中溶劑量不變),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填序號);
(4))t2℃時A和B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析出晶體的質量________(填選項)。
A、A>B B、A<B C、A=B D、無法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納米材料常常具有一些特殊性質,納米鐵粉在隱形材料噴涂方面有著球形鐵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廣泛用于國防軍工領域,某化學小組通過動手實驗制備納米鐵粉。
(查閱資料)
(1)用硫酸亞鐵、草酸(H2C2O4)兩溶液發生復分解反應來制備草酸亞鐵(FeC2O4)。
常溫下,草酸亞鐵的溶解度較小。
(2)焙燒草酸亞鐵: FeC2O4 Fe+2CO2↑。
(3)納米鐵粉在空氣容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鐵。
(實驗步驟)
(1)草酸亞鐵晶體的制備如圖1
①若配制的硫酸亞鐵溶液略呈黃色,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寫出硫酸亞鐵與草酸溶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③為了分離所得固體沉淀物,需要的玻璃儀器有燒杯、玻璃棒_______;
④用冰水洗滌固體沉淀物到 pH =7為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納米鐵粉的制備如圖2
將一根玻璃管在酒精噴燈上燒制成如圖2所示形狀,向其中加入黃色草酸亞鐵晶體.當草酸亞鐵粉末受熱完全變黑,立即將管口部分放在火焰燒熔封閉,這樣便得到了高純度的納米鐵粉。
①分解草酸亞鐵的實驗中所產生的CO2對于該實驗步驟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②指導老師提醒同學們應準確把握玻璃管的燒熔封閉時間.你認為燒熔過早、過晚的后果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中和反應在工農業生產和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某化學實驗小組的同學對酸堿中和反應進行了如下研究。
(實驗過程1)
對于沒有明顯實驗現象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要證明它們之間確實發生了化學反應,可通過下圖所示實驗步驟進行操作。
請根據上圖所示實驗步驟填寫實驗報告: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①向試管中加入1~2ml稀氫氧化鈉溶液 | NaOH與HCl 發生了中和反應 | |
②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
③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實驗過程2)
對于某些有明顯現象產生的中和反應,如稀鹽酸與氫氧化鋁的反應,觀察到有___的現象,就可以說明中和反應已經發生。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提 示:氫氧化鋁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體,其化學式為Al(OH)3〕
(實驗反思)
(1)有同學提出也可以使用石蕊溶液代替酚酞溶液進行(實驗過程1)的實驗。你認為______(填“酚酞溶液”或“石蕊溶液”)更適合用于驗證稀鹽酸與稀氫氧化鈉溶液發生中和反應,你的理由是_____。
(2)對于沒有明顯現象出現的酸堿中和反應,我們可以借助_____的變化,來判斷是否反應或反應進行的程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間的轉化,在一定條件下均能一步實現的是( )
①C→CO→CO2
②Al→Al2O3→AlCl3
③Na2CO3→NaCl→NaNO3
④CaCO3→CaO→Ca(OH)2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懷化市城區在2018年1月投放了大量的“共享單車”(如圖所示),極大地緩解城市交通壓力,減少大氣污染,方便市民綠色出行,
(1)“共享單車”的部件中用到的合成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圖中的序號);
(2)“共享單車”常年露天放置,其中鋼鐵制造的部件與空氣中氧氣和_______等發生化學反應而生銹,為防止鋼鐵生銹。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答一點即可)。
(3)“共享單車”所使用的鋼鐵來自工業煉鐵,其反應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有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試管中各盛有10.0g水,向其中一支試管中加入3.0g Na2CO3粉末,另一支試管中加入3.0gNaCl粉末,按圖1、2進行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甲中加入的粉末是Na2CO3
B. 0℃時,甲中溶液一定不飽和,乙中溶液一定飽和
C. Na2CO3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提純Na2CO3
D. 30℃時,若使圖1中甲、乙試管內的溶液恰好變為相應飽和溶液,甲中加入對應的溶質質量大于乙中加入對應的溶質質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鈣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鈣原子最外層電子數是___;
(2)鈣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___;
(3)A、B、C、D表示的微粒中屬于同一種元素的是___(填字母序號);
(4)在B、C、D中與A具有相似化學性質的微粒是___(填字母序號);
(5)氫化鈣(CaH2)是一種制取氫氣的原料,在氫化鈣中氫元素的化合價是__;氫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氣和一種堿,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