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 剩余固體的質量/g | |
第一次 | 10.0 | 7.0 |
第二次 | 10.0 | m |
第三次 | 10.0 | 2.0 |
第四次 | 10.0 | n |
分析 由第一次及第三次剩余固體的質量關系,可得到判斷:第一次加入的稀鹽酸完全反應,剩余固體中含有未反應的碳酸鈣,因此可知道每加入10g稀鹽酸能消耗3.0g碳酸鈣,則第二加入10g稀鹽酸會繼續消耗3.0g碳酸鈣,而第三次加入等量稀鹽酸時,剩余固體質量不再繼續減少3.0g,說明此時碳酸鈣已完全反應,剩余固體為樣品中雜質.
解答 解:
由數據記錄,第一次加入10g稀鹽酸固體質量減少10g-7g=3.0g,第三次加入同量稀鹽酸時,固體質量共減少了10.0g-2.0g=8g,由此可判斷第一次加入稀鹽酸完全反應,碳酸鈣有剩余,于是可知:每加入10g稀鹽酸可以消耗3.0g碳酸鈣、第三次加入10g稀鹽酸后碳酸鈣完全反應,因此可得到:
①m=10.0g-3.0g×2=4.0g,n=2.0g;
②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frac{10.0g-2.0g}{10.0g}$×100%=80%
③設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g x
$\frac{44}{x}$=$\frac{100}{8g}$
x=3.52g
④設10g鹽酸中溶質的質量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3g y
$\frac{100}{3g}$=$\frac{73}{y}$
y=2.19g
所用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frac{2.19g}{10g}$×100%=21.9%
答:②石灰石中CaCO3的質量分數為80%;
③在整個反應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為3.52g;
④所用稀鹽酸中HCl的質量分數為21.9%.
故答案為:①4;2;
②80%;
③3.52g;
④21.9%.
點評 由實驗數據記錄表中剩余固體質量的變化規律,分析反應進行情況,為解決問題的根本,表現出分析實驗數據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用托盤天平稱得一塊橡皮的質量是23.43 g | |
B. | 用100mL量筒量取4.6mL水 | |
C. | 點燃氫氣前,需檢驗氫氣的純度,若發出尖銳的爆鳴聲則可直接點燃 | |
D. | 加熱固體時,管口略向下傾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pH值小于7的雨水為酸雨 | |
B. |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轉化為淡水 | |
C. | 電解水得到的H2和O2質量比為2:1 | |
D. | 液態水變成水蒸氣,分子間間隔增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催化劑就是二氧化錳 | B. | 催化劑是加快反應速率的物質 | ||
C. | 催化劑是減慢反應速率的物質 | D. | 催化劑是改變反應速率的物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