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下列圖象不能反映客觀事實的是
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
B.往等質量的鋁和鎂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
C.往稀鹽酸和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
D.等溫條件下往接近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不斷加入硝酸鉀固體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解答圖像類的題目抓住“三點一走勢”,即首先看清楚橫、縱坐標各表示的量,然后從起始點、轉折點、終點還有量的變化趨勢來進行分析解答,A、往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發生反應:2NaOH+H2SO4==Na2SO4+2H2O,故隨著稀硫酸的加入,溶液的PH不斷降低,正確,B、往等質量的鋁和鎂中加入足量的稀鹽酸,由于橫坐標表示的是所加稀鹽酸的質量,故當消耗的稀鹽酸質量相等,產生的氫氣質量也相等,直至金屬鎂先反應完,金屬鋁繼續反應,正確,C、往稀鹽酸和CaCl2溶液加入Na2CO3溶液,先后發生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CaCl2+Na2CO3==CaCO3↓+2NaCl,故剛開始加入Na2CO3溶液,并不會生成沉淀,錯誤,D、20℃時,向一定量不飽和的硝酸鉀溶液中加入過量的硝酸鉀晶體,剛開始硝酸鉀會溶解,達到飽和狀態后不再溶液,故溶質質量分數顯增大,后不變,正確,故選C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20℃的硝酸鉀飽和溶液升溫至80℃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不變 B.溶液質量減少
C.溶液中溶質的溶解度減少 D.溶液仍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一密閉容器內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化學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變化見下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該反應為分解反應
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甲、乙兩種物質間參加反應的質量比為1:4
D.乙、丁兩種物質間反應的質量比為7: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食品安全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食用霉變食品對身體無害
B.為延長保質期可以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產品
C.碳酸鈣可以用于補鈣劑
D.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做食品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丙、丁都是初中化學中最常見的物質,已知它們由H、O、C、Cl、Na、Ca6種元素中的2種或3種組成,丙與甲、乙、丁都能發生反應。將這四種物質的溶液按下圖所示相互滴加,現象為:①產生白色沉淀;②有氣泡冒出;③無明顯現象。
(1)甲、乙、丙、丁都屬于 (填“單質”或”“化合物”)。
(2)試管②中產生的氣體是 (填化學式)。
(3)試管①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4)向試管③滴加的溶液溶質可能是 (填化學式,下同)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