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海南省三亞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信息分析題
下圖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圖回答:
(1)P點的含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時30ga物質加入到50g水中不斷攪拌,能形成80g溶液嗎?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3)將t2℃ 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至t1℃,三種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我國化工專家侯德榜的“侯氏制堿法”為世界制堿工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工業上用侯氏制堿法制得的純堿中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鈉雜質,現稱取只含氯化鈉雜質的純堿樣品11g,全部溶解在50g水中,當加入稀鹽酸64.4g時,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的質量為121g。
試求:(1)該純堿樣品的純度(計算結果精確到0.1%)
(2)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小明根據如圖所示的信息,明白了不能把一氧化碳(CO)化學式寫成“Co”的原因。下列針對CO和Co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 一個鈷原子中有27個質子 ② Co表示非金屬元素
③ CO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 ④ CO和Co都含有碳元素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西省南寧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現象的微觀解釋中,不正確的是 ( )
A、氫氣和液氫都可做燃料 —— 相同物質的分子,其化學性質相同
B、“墻內開花墻外香” —— 分子在不斷的運動
C、水燒開后易把壺蓋沖起 —— 溫度升高,分子變大
D、用水銀溫度計測量體溫 —— 溫度升高,原子間隔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東臺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將a g鐵粉加到b g ZnSO4和 CuSO4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應后過濾,得到濾液和濾渣.下列有關說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濾渣的質量一定大于a g,濾液的質量一定小于bg
B. 若濾渣中含有Fe,則濾液一定呈淺綠色
C. 向濾渣中加入足量稀鹽酸,濾渣全部溶解
D. 若濾渣中只含有單質Cu,則濾液中至少含有兩種金屬陽離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7屆九年級5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某固體混合物由K2CO3、K2SO4、CaCl2和KCl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實驗記錄如下:
①取該樣品溶于水,得到無色溶液;
②取適量上述溶液加過量的BaCl2溶液,出現白色沉淀,過濾;
③向步驟②所得沉淀中加入過量的稀HNO3,沉淀部分消失并產生氣泡;
④取步驟②的溶液加人AgNO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入稀HNO3,振蕩,沉淀不消失.
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不含有CaCl2、KCl
B.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CO3、K2SO4、KCl
C.只通過步驟①②就可以確定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2SO4
D.若步驟②改為滴加過量的Ba(NO3)2溶液,其余操作及現象均不變,則原固體混合物中一定含有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校級聯考】四川省渠縣九校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聯合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實驗操作、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均正確的一組是( )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
A |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盛有某無色氣體的集氣瓶中 | 木條復燃 | 該無色氣體為O2 |
B | 將某氣體燃燒,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干燥的燒杯 | 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 | 該氣體一定為H2 |
C | 向某無色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 產生白色沉淀 | 該無色溶液中含有H2SO4 |
D | 將水注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 | 燒杯外壁發燙 |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熱量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