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天津市河西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質量調研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現有79g高錳酸鉀加熱一段時間后得固體72.6g。請計算:
(1)生成氧氣的質量_______;
(2)參加反應的高錳酸鉀的質量_______;
(3)剩余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_______(計算結果精確至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課堂上要學習堿的化學性質,老師讓兩位同學和他共同做實驗,要求兩位同學分別向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中吹氣,如圖①②所示,老師告訴同學們,呼出的氣體中只有二氧化碳有可能與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同學們在吹氣后觀察到①中_______,②中氫氧化鈉溶液無明顯現象.觀察實驗現象后老師問,通過實驗現象的觀察,檢驗CO2氣體應該使用_______,針對②的情況,師生共同開始探究之旅。
(提出問題) 如何通過實驗證明CO2與NaOH發生了反應。
(查閱資料)
①CaCl2+Na2CO3=CaCO3↓+2NaCl; Ca(OH)2+Na2CO3=CaCO3↓+2NaOH.
②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無明顯現象;在水溶液中CaCl2不與CO2、H2CO3等物質反應.
(實驗探究)
(實驗一)證明反應物之一CO2消失了
(1)同學們設計了如如圖所示的實驗,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充滿CO2的廣口瓶中滴入NaOH溶液.一會兒后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_____。
并據此現象判斷NaOH與CO2發生了化學反應。
老師提出上述實驗不足以證明NaOH與CO2發生了化學反應.你認為上述實驗應做的改進是_____________。
(實驗二)證明有新物質Na2CO3生成同學們經過思考、討論,分別設計了以下兩個實驗方案:
方案一:打開瓶塞,向實驗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飽和的石灰水,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有新物質Na2CO3生成。
方案二:打開瓶塞,向實驗一所得的溶液中加入CaCl2溶液,若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證明有新物質Na2CO3生成。
(2)你認為上述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_______(填“方案一”或“方案二”),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南省長沙市雅禮教育集團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用分子的相關知識解釋下列生活中的現象,其中錯誤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說明分子在不停地運動
B.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體積小于20mL,說明分子間有空隙
C. 蔗糖放進水中后,很快就“消失”了,說明溶解過程中蔗糖分子變成了新的分子
D. 濕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說明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下面是幾種粒子的結構示意圖:
(1)A~E共有___種元素,D所表示的該元素的原子容易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____(填序號,下同);
(3)表示陰離子的有____;
(4)表示陽離子的有___,其離子符號為____
(5)表示化學性質相對穩定結構的是____;
(6)在化學反應中易得到電子的粒子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已知元素X、Y的核電荷數分別為a和b,它們的離子Xm+和Yn﹣的核外電子排布相同,則下列關系式正確的是( 。
A. a=b+m+n B. a=b﹣m+n C. a=b+m﹣n D. a=b﹣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徐州市2018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原子失電子變成陰離子
B. 泥水經過濾得泥和水,是分解反應
C. 水的蒸發和水的電解都生成氣體,它們都是化學變化
D. 分子、原子和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基本粒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金屬錳與氯化亞鐵溶液可發生如下反應:Mn+FeCl2===MnCl2+ Fe,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前后元素化合價都不變 B. 錳的金屬活動性比鐵強
C. 錳能置換出鹽酸中的氫 D. 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貴州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9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用適當的數字和符號表示:
(1)氮原子_____________(2)2個二氧化硫分子______________
(3)3個鋁離子______________.(4)氫氧根離子 ____________;
(5)寫出符號“2SO42-”中數字的含義:前“2”表示 ________;后“2”表示 ___________.
(6)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_______________; (7)人體中含量最多的物質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