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不正確的說法是
A. 甲、乙兩處的現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
B. 甲處發(fā)生的反應中,二氧化碳作氧化劑
C. 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D. 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未進行尾氣處理
D 【解析】A、在甲處,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在乙處在加熱的條件下一氧化碳與氧化銅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碳和銅,所以,甲、乙兩處的現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正確;B、在甲處,在高溫條件下碳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了一氧化碳,過程中二氧化碳提供氧,作為氧化劑,正確;C、由裝置的特點可知,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正確; D、由裝置的特點可知,丁裝置可以收集未反應的...推理是學習化學知識的一種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因為酸性溶液遇酚酞試液不變色,所以不能使酚酞試液變色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B.因為化合物由不同種元素組成,所以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都是化合物
C.因為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穩(wěn)定,所以均一、穩(wěn)定的液體都是溶液
D.因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氧化物都是含氧化合物
查看答案下列轉化不能一步實現的是
A. CO2→ O2 B. CuO → CuSO4
C. Fe2O3→ Fe D. NaCl → Na2CO3
查看答案2017 年春季,在張獻忠沉銀考古現場,整齊堆放著金冊、銀冊、金幣、銀幣、銅幣和銀錠,還有鐵刀、鐵矛等兵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 “真金不怕火煉”說明了黃金的化學性質穩(wěn)定
B. 上述錢幣用金、銀、銅而不用鐵,從化學角度看主要原因是鐵容易被腐蝕
C. 常溫下驗證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時,至少需一種金屬單質
D. 自然界中,銀、金、銅、鐵主要是以單質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清華大學研究人員成功研制出一種納米纖維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化成液體燃料甲醇,其微觀示意圖如圖(圖中的微粒恰好完全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丁的化學式為H2O,該反應為置換反應
B. 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C. 甲是單質,乙、丙、丁均為氧化物
D. 該反應體現了無機物可以轉化為有機物
查看答案食品的種類繁多,營養(yǎng)豐富。下列食品中含維生素相對較多的食品是
A. 醬牛肉 B.
涼拌西蘭花
C. 東坡肉 D.
堿面饅頭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人教版2017年春學期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九年級化學期中質量檢測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溶液中離子可大量共存的是
A. K+、Mg2+、SO42﹣、OH﹣ B. Na+、H+、NO3﹣、CO32﹣
C. Ba2+、NO3﹣、Cl﹣、SO42﹣ D. NH4+、Cl﹣、NO3﹣、SO42﹣
D 【解析】A、Mg2+、OH?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氫氧化鎂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錯誤;B、H+、CO3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錯誤;C、Ba2+、SO42?兩種離子能結合成硫酸鋇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四種離子間不能結合成沉淀、氣體或水,能大量共存,正確。故選D。如圖是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t2℃時,甲、乙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B. 將t2℃時的甲和丙的等質量的飽和溶液都降溫到t1℃,此時溶液質量丙大于甲。
C. 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甲
D. t1℃時,將50g水加入15g甲物質中,可得到65g甲溶液
查看答案下列試劑不能用來鑒別稀硫酸和氫氧化鈉溶液的是
A. 紫色石蕊試液 B. 酚酞溶液 C. NaNO3溶液 D. BaCl2溶液
查看答案歸納與反思是學習化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下列各項歸納完全正確的是
A.性質與用途 | B.安全常識 |
氧氣有助燃性------做燃料 熟石灰呈堿性------改良酸性土壤 一氧化碳有還原性------用于冶煉金屬 | 皮膚沾上濃硫酸------用氫氧化鈉溶液中和炒菜時油鍋起火------棄鍋逃走 正在使用的家用電器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
C.日常生活經驗 | D.物質與微粒構成 |
區(qū)別軟水和硬水------肥皂水 衣服上的圓珠筆油------用汽油或酒精搓洗 鑒別真黃金和假黃金(銅鋅合金)------觀察顏色 | 金屬銅------由銅原子構成 氧氣------由氧氣分子構成 氯化鈉------由Na+和Cl﹣構成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座式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以上,使用時,向預熱盤中注入酒精(C2H5OH)并點燃,待燈壺內酒精受熱汽化從噴口噴出時,預熱盤內燃著的火焰就會將噴出的酒精蒸氣點燃。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預熱過程中,分子的運動速率發(fā)生了改變
B. 燃燒過程中,分子的種類發(fā)生了改變
C. 盒內酒精受熱汽化從噴口噴出過程中,分子的體積發(fā)生了改變
D. 此過程既發(fā)生了物理變化,又發(fā)生了化學變化
查看答案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K2FeO4是一種高效凈水劑,其中Fe的化合價為+3價
B. 稀釋10g質量分數為98%的濃硫酸, 可得到質量分數為10%的稀硫酸98g
C. 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產生的H2和O2體積比約為1:2
D. 在化學反應前后分子數目肯定沒有變化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2018屆九年級3月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過氧化鈉(Na2O2)因能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氧氣,故可作為呼吸面具中氧氣的來源,潛水艇遇到緊急情況時,也使用過氧化鈉來供氧,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Na2O2 +2CO2=2Na2CO3+O2.該反應獲取的以下信息中,正確的是
①過氧化鈉屬于氧化物 ②實驗室可利用這一原理制取純凈的氧氣
③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 ④反應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
A.①③④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
C 【解析】①含有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這樣的化合物是氧化物,過氧化鈉屬于氧化物,正確;②反應物、生成物中都有氣體,往往制取的氣體不純凈,錯誤;③單化化單是置換,該反應不屬于置換反應,錯誤;④反應前后部分氧元素的化合價發(fā)生了變化,正確。故選C。“西氣東輸”,我國距離最長、口徑最大的輸氣道管,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全線采用自動化控制,供氣范圍覆蓋中原、華東、長江三角洲地區(qū)。天然氣進入千家萬戶不僅讓老百姓免去了燒煤、燒柴和換煤氣罐的麻煩,而且對改善環(huán)境質量意義重大。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下面對甲烷化學式(CH4)意義的理解,錯誤的是
A. 甲烷是一種有機物
B. 甲烷是由碳、氫、兩種元素組成的
C. 甲烷分子中含有碳、氫兩種原子
D. 甲烷分子中含有一個碳原子、四個氫原子
查看答案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①工業(yè)上用稀鹽酸除鐵銹。②農業(yè)上用氫氧化鈉改良酸性土壤。③碳酸鈉用于玻璃、 造紙、 洗滌劑的生產。④水壺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和氫氧化鎂) 用水清洗。⑤鹵水點制豆腐。⑥84消毒液漂白織物。
A. ③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⑤⑥
查看答案蛇紋石礦可以看做MgO、Fe2O3、Al2O3、SiO2組成。由蛇紋石制取堿式碳酸鎂的實驗步驟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A.幾種物質沉淀和溶解時的 pH 如下表
氫氧化物 | 溶液 pH | |||
開始沉淀 | 沉淀完全 | 沉淀開始溶解 | 沉淀完全溶解 | |
Fe(OH)3 | 2.3 | 3.4 | 沉淀不溶 | 沉淀不溶 |
Al(OH)3 | 3.3 | 5.2 | 7.8 | 12.8 |
Mg(OH)2 | 8.6 | 11.1 | 沉淀不溶 | 沉淀不溶 |
B.難溶性堿加熱會生成兩種氧化物,各元素化合價都不變。
探究一:制取堿式碳酸鎂
(1)在操作Ⅰ中發(fā)生的中和反應是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2)進行操作Ⅰ時,需控制溶液pH=6~7,Ca(OH)2不能過量。若Ca(OH)2過量, 可能導致_______溶解、________沉淀。
(3)從沉淀混合物 A 中提取紅色氧化物作顏料,先向沉淀物 A 中加入________(填物質的化學式),然后_________、________、灼燒(依次填寫實驗操作名稱)。
(4)物質循環(huán)使用,能節(jié)約資源。上述實驗中,可以循環(huán)使用的物質是______。
探究二:確定產品堿式碳酸鎂(mMgCO3·nMg(OH)2·xH2O)的組成,組裝如圖 1 儀器:
實驗測得:硬質玻璃管中剩余的固體質量為 2.0g,C 處濃H2SO4增重 0.9g,D 處堿石灰增 重 1.76g。
(1)在裝好試劑后,加熱前應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
(2)A 框中裝置的作用是________;
(3)通過計算寫出堿式碳酸鎂的化學式__________。(請寫出計算過程)
【交流與反思】
(1)若將 E 框中的裝置去掉,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是 m 值________,x 值_______ (填“偏 大”、“偏小”或“不變”)
(2)已知碳酸鎂和氫氧化鎂在不同的溫度下受熱易分解為氧化物。為精確測定此堿式碳酸鎂受熱分解過程中時間與剩余固體質量的關系,結合以上數據,作出圖 2 坐標系,試回答。
①t4~t5時間段固體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②t5~t6時間段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為___________。
查看答案氯化亞銅(CuCl)廣泛應用于冶金、電鍍、醫(yī)藥等行業(yè)。CuCl 制備流程如下:
已知:CuCl 難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濕空氣中易變質。
(1)“反應”中發(fā)生的化學變化是2CuCl2+ Na2SO3= 2CuCl↓+ 2NaCl + SO3,產生的SO3迅速與水化合生成一種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
(2)“操作 a”的名稱是_________。本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水除外)是_________填化學式)。
(3)可用“水洗”的原因是_________,檢驗水洗是否干凈可選用試劑為________(填化 學式)溶液。“醇洗”的目的是_________。
(4)160g CuSO4與足量 NaCl 經上述制備流程,可生成的 CuCl 最多是_________g。
查看答案化學學習小組在實驗室進行關于氣體的實驗,所用的部分儀器如圖 1 所示。
(1)甲同學選用裝置 A 制取氧氣,發(fā)生反應的方程式是_______,為得到較純凈的氧氣 可選擇的收集裝置是________。
(2)乙同學選用裝置 B 加熱固體混合物制取氧氣,反應方程式是_________。若用裝置 F收集氧氣,導管口__________(填“a”或“b”)連接發(fā)生裝置。
(3)丙同學選用圖 2 裝置制取二氧化碳,與 A 裝置相比,它的優(yōu)點是________。圖中所 示的狀態(tài)表示反應處于________(填“發(fā)生”或“停止”)的狀態(tài)。
(4)實驗室常用加熱氯化銨與熟石灰固體來制取氨氣。常溫下 NH3 是一種無色、有刺激 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對人體特別是粘膜組織有腐蝕作用。
①寫出制取氨氣的反應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②干燥時不能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__________。
A.固體氫氧化鈉 B.濃硫酸 C.生石灰
③某同學用圖 3 的 G、H、I 組合收集氨氣。I 裝置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氣,發(fā)生化合反應生成銨鹽。寫出 I 裝置中發(fā)生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現有氧化鎂、氫氧化鎂和氯化鎂的混合物 24g,加入 100g 7.3%的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蒸發(fā),所得氯化鎂的質量可能是
A. 26g B. 28g C. 30g D. 32g
B 【解析】氧化鎂、氫氧化鎂與鹽酸反應后都生成氯化鎂,反應前后氯離子的質量不變,氯化氫的質量為:100g×7.3%=7.3g,氯離子的質量為:7.3g××100%=7.1g;設生成氯化鎂的質量為x,則有:x××100%=7.1g,x=9.2g。 當與稀鹽酸反應的全部是氧化鎂時,設氧化鎂的質量為m,則有: MgO~MgCl2 40 95 m 9.5g ...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健康。某地區(qū)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物質NH4NO3、NaNO3、BaCl2、MgCl2、Na2SO4。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qū)的霧霾,經必要的處理后得到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了下圖所示實驗。
根據以上實驗操作與現象,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試樣溶液中可能含有NaNO3和BaCl2
B.沉淀D的化學式為BaCO3
C.試樣溶液中一定含有NH4NO3、MgCl2、Na2SO4
D.該實驗中涉及的化學反應不一定是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下列除去雜質(少量)的方法中,錯誤的是
物質 | 雜質 | 除雜方法 | |
A | 硝酸鉀溶液 | 碳酸鉀 | 滴加過量硝酸鈣溶液,過濾 |
B | H2O | H2O2 | 加入適量二氧化錳,過濾 |
C | 氯化鈉 | 硝酸鉀 | 加入適量水,蒸發(fā)濃縮、降溫結晶、過濾、洗滌、烘干 |
D | 銅 | 氧化銅 | 滴加過量稀硫酸,過濾、洗滌、烘干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下圖表示是KNO3 和NaNO3的溶解度曲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t1℃時,兩種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一定不相等
B. t1℃時,在 50g 水里加入 15g KNO3 固體,充分溶解,得到60g 溶液
C. t1℃時,將KNO3 和NaNO3兩物質飽和溶液升溫到 t2℃,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D. 兩種飽和溶液都從 t2℃降溫到 t1℃時,析出晶體:硝酸鉀一定多于硝酸鈉
查看答案化學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下列對化學知識的應用歸納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A.化學與生活 | B.化學與安全 |
①用活性炭包可吸附汽車內的異味 ②用洗滌劑可以洗掉衣服和餐具上的油污 | ①炒菜時油鍋著火可以用鍋蓋蓋滅 ②在室內放一盆水能防止煤氣中毒 |
C.化學與資源 | D.化學與健康 |
①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 ②氫能是未來的理想能源 | ①燒烤食品營養(yǎng)豐富,可大量食用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如圖所示進行有關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質實驗,不正確的說法是
A. 甲、乙兩處的現象分別是:黑色粉末減少,黑色粉末逐漸變紅
B. 甲處發(fā)生的反應中,二氧化碳作氧化劑
C. 丙處試管可防止液體倒吸
D. 該裝置的不足之處是未進行尾氣處理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食品的種類繁多,營養(yǎng)豐富。下列食品中含維生素相對較多的食品是
A. 醬牛肉 B.
涼拌西蘭花
C. 東坡肉 D.
堿面饅頭
下列是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圖示。其中正確的是
A. 測溶液 pH B.
收集CO2驗滿
C. 檢查裝置氣密性 D.
過濾操作
山東鄒平特產“長山山藥”中含有被醫(yī)學界成為“藥用黃金”的薯蕷皂素,其化學式 為C27H42O3,下列有關薯蕷皂素的說法正確的是
A. 薯蕷皂素中質量分數最大的是碳元素
B. 薯蕷皂素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404
C. 薯蕷皂素中含有 21 個氫分子
D. 薯蕷皂素是由 27 個碳原子、42 個氫原子和 3 個氧原子構成的
查看答案如圖是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鐠元素的元素符號是Pr B. 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40.9g
C. 鐠原子的核內中子數為59 D. 鐠元素是非金屬元素
查看答案以下事實用微觀粒子的知識解釋錯誤的是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 分子不斷運動 |
B | 水結冰后體積變大 | 水分子體積變大 |
C | 1 滴水中大約有 1.67×1021 個水分子 | 分子很小 |
D | 6000L 氧氣加壓后可裝入容積為 40L 的鋼瓶中 | 分子間有間隔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施肥是農業(yè)增產的重要手段。下列屬于復合肥料的是
A.Ca3(PO4)2 B.KNO3 C.NH4NO3 D.K2CO3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人體中缺少某些元素,會影響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缺鐵易患貧血病 B.缺碘易患夜盲癥
C.缺鋅易患甲狀腺疾病 D.缺鈣易患動脈硬化疾病
A 【解析】 試題分析:一些必需的微量元素對人體的作用非常大,人體每天都應攝取適量的微量元素,否則會患各種疾病,可根據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進行分析解答。 A、鐵元素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所以正確; B、缺碘會患甲狀腺腫大,缺維生素A會患夜盲癥,所以錯誤; C、缺鋅會使生長發(fā)育緩慢,智力低下,所以錯誤; D、缺鈣幼兒易患佝僂病,老人易患骨質疏松,所...下列四個短語中,其原意一定包含化學變化的是
A.海市蜃樓 B.木已成舟 C.蠟炬成灰 D.葉落歸根
查看答案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國首次在南海神狐海域試采“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成功,下列關于“可燃冰”說法正確的是
A. “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氣冷卻后得到的固體
B. “可燃冰”燃燒后幾乎不產生殘渣和有害氣體,被譽為“綠色能源”
C. 在常溫常壓下,天然氣和水就能結合成“可燃冰”
D. “可燃冰”儲量巨大,屬于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為回收一塊質量為40 g的銅鋅合金中的銅,將該合金放人燒杯中,逐漸加入稀硫酸至不再產生氣泡時,恰好用去稀硫酸100 g,燒杯內剩余固體27 g。請完成下列計算:
(1)40 g銅鋅合金中鋅的質量是________g 。
(2)計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__。
查看答案某研究性學習小組對中和反應進行探究,請你參與實驗:
實驗1:證明酸和堿發(fā)生了反應
在燒杯中加入5毫升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無色酚酞溶液,此時溶液呈________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用玻璃棒__________,至溶液顏色恰好變?yōu)闊o色為止,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
實驗2:證明酸和堿反應有水生成
小明同學取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紅色)、無水醋酸(一種酸,常溫下為無色液體)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如圖所示的三個實驗.
(1)實驗①②的實驗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試劑后,要迅速塞緊橡膠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證明酸和堿反應有水生成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3:探究酸和堿反應過程的熱效應
在滴加稀鹽酸的過程中,利用溫度傳感器測量實驗過程中燒杯內液體溫度的變化情況,如下圖為該反應中溫度與滴加的硫酸質量變化關系的理論值和測量值的曲線比較情況.
(1)圖示說明酸和堿的反應是______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實驗中測得的中和反應放出的熱量比理論值_________(填“高”或“低”).
(2)請指出造成理論值和測量值差異的一點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圖中溫度達到最高值后降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某研究小組為探究“影響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因素”,取同濃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圖1裝置完成表中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實驗序號 | ① | ② | ③ | ④ |
實驗溫度/℃ | 25 | 25 | 70 | 70 |
試劑 | 稀氨水 | 稀醋酸 | 稀氨水 | 稀醋酸 |
出現鐵銹 所需時間 | 1天未見銹蝕 | 5分鐘 | 1天未見銹蝕 | 1分鐘 |
(1)鐵銹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填化學式)。
(2)實驗②和④可探究_________ 因素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試劑酸堿性對鐵制品銹蝕快慢的影響,應選擇的實驗是________(填實驗序號)。
(3)根據表中實驗現象得出的結論是 _____________(寫出1 點即可)。
(4)影響鐵制品銹蝕快慢除上述因素外,還有__________(寫出1 點即可),請設計實驗方案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試題屬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畢業(yè)班第四次十校聯(lián)考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圖是我國《可再生資源法》倡導的碳資源的轉化與循環(huán)利用示意圖。下列做法與該圖體現的理念不符的是
A.將秸稈加工轉化為酒精燃料
B.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尿素
C.過度開采煤、石油作為燃料
D.將石油精煉,制備合成材料
C 【解析】A.將秸稈加工轉化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為原料生產尿素,D.將石油精煉,制備合成材料,均環(huán)保,符合本圖體現的理念。D.石油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將石油精煉,制備合成材料。不符合本圖體現的理念。中華民族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下列古代發(fā)明及應用中,不涉及化學變化的是
A.陶瓷燒制 | B.火藥使用 | C.糧食釀醋 | D.活字印刷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某化工廠排放的廢水中含有碳酸鉀和氫氧化鉀,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廢水中碳酸鉀的含量,提取50g廢水樣品于集氣瓶中,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反應過程中產生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稀硫酸的質量如下圖,請計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____g;
(2)該廢水中碳酸鉀的質量分數為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3)反應后生成硫酸鉀的質量為___________g。
查看答案白色粉筆是一種常用的教學用品,已知某品牌白色粉筆的主要成分中是含有鈣元素的一種鹽。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一起探究該粉筆的組成。
【提出問題】白色粉筆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碳酸鈣;②硫酸鈣;③硝酸鈣。
【查閱資料】硝酸鈣易溶于水;硫酸鈣微溶于水;硫酸鋇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實驗探究】(1)小軍取一段白色粉筆(約1g),在研缽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燒杯中,加入100毫升蒸餾水,充分攪拌,靜置,發(fā)現燒杯底部有較多的白色固體未溶解。說明猜想__不成立;
(2)小軍將燒杯中的物質過濾,然后取少量濾渣于試管中,并滴加稀鹽酸,看到_________的現象,證明猜想①不成立;
(3) 小兵取少量濾液于試管中,滴加Ba(NO3)2溶液和稀硝酸,有白色不溶物產生,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根據上述探究中的實驗現象,請你寫出該粉筆主要成分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
【繼續(xù)探究】為防止小兵的實驗廢液污染環(huán)境,小天對其反應后的濾液成份進行探究,請你幫助他完成實驗報告: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濾液中含有硝酸鈣、硝酸和硫酸鈣 |
京京在做金屬與鹽溶液的實驗時,意外發(fā)現鋁放入硫酸銅溶液后產生了無色無味氣體,于是對此進行探究。
【提出猜想】①歡歡認為該氣體可能是氧氣②迎迎認為該氣體可能是氫氣③晶晶認為該氣體可能是二氧化硫。歡歡認為晶晶的猜想錯誤,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進行探究】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①____________________ | 木條不復燃 | 歡歡猜想不成立 |
②用尖嘴導管將氣體導出并引燃,同 時在上方放一塊干冷的玻璃片 | __________________ | 迎迎猜想成立 |
【反思與探究】鋁為什么能與硫酸銅溶液反應產生該氣體?京京思考除與水有關外,還與什么粒子有關呢?資料表明硫酸銅在水中會產生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為此京京又進行以下實驗: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把鋁絲放入20%的Na2SO4溶液 | 無氣泡產生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有氣泡產生 | 產生氣泡與銅離子有關 |
由上述實驗可以推出,硫酸銅溶液中可能含有____________物質。
查看答案實驗室現有氯酸鉀、二氧化錳、石灰石、稀鹽酸、火柴及如下圖儀器:
(1)儀器⑦的名稱為____________ ;
(2)若補充一種儀器_________(填名稱),并利用上述部分儀器和藥品可制取氧氣;用排水法收集氧氣時,待氣泡____________時,開始收集氣體,制取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
(3)若要制取二氧化碳,選擇的儀器為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4)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將導管的末端伸入裝有水的燒杯中,用手緊握試管,若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松開手后,燒杯內導管處的現象(畫圈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湖北省襄陽老河口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月考理綜-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A. 白酒 B. 汽水 C. 冰水混合 D. 凈化后的空氣
C 【解析】A、白酒是酒精的水溶液,是混合物,錯誤; B、汽水是碳酸溶液,是混合物,錯誤; C、冰和水都是水,是一種物質,故是純凈物,正確; D、空氣中含有氮氣和氧氣等 物質,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是混合物,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