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和水反應可制備水煤氣(混合氣體),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所示,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 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
B. 水煤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氫氣
C. 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1:1
D. 反應中氫元素由化合態變為游離態
C 【解析】由圖示可知,該反應的反應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物,正確;B、由上述分析可知,水煤氣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氫氣,正確;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應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個數比為 1:3,錯誤;D、反應前的氫元素存于在水和甲烷中,是以化合態存在,反應后的氫元素存在于氫氣中,是以游離態存在,正確。故選C...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普陀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A. 氧 B. 硅 C. 鐵 D. 鋁
A 【解析】試題分析:地殼中含量最多的金屬元素是鋁。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松江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某同學為了探究相關金屬的性質,做了下列實驗:
① A 中現象______;B 中反應的基本類型是______反應。
② 通過 A 和 B 實驗不能證明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強弱,需補充一個實驗達到 實驗目的,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
③ 實驗 C 中物質充分反應后,猜想試管中溶液的溶質是
Ⅰ. Fe(NO3)2、Cu(NO3)2、AgNO3 Ⅱ. Fe (NO3)2、AgNO3 Ⅲ.Fe (NO3)2、Cu(NO3)2 Ⅳ.________。 其中只有一個不合理的猜想是_______。(填編號)
④ 進行定量實驗可確定猜想。
操作Ⅰ是______。根據數據分析,③中猜想______成立(填編號)。
鐵片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 置換 Cu+2AgNO3? 2Ag+Cu(NO3)2 Fe (NO3)2 Ⅱ 過濾 Ⅰ或 Ⅲ 【解析】①A中鐵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所以鐵片表面有紅色固體析出,溶液由藍色變為淺綠色;B 中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反應的基本類型是置換反應; ②A中鐵與硝酸銅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銅,證明金屬活動性鐵大于銅;B 中鐵與硝酸銀反應生成硝酸亞鐵和銀,證明金屬...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松江區2018屆初三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加碘食鹽中的“碘”是指(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 單質
C 【解析】分析:加碘食鹽中的“碘”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而是指元素. 解答:【解析】 加碘食鹽中的“碘”不是以單質、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這里所指的“碘”是強調存在的元素,與具體形態無關. 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金山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下圖裝置適當組合可用于 H2、O2、CO2 等氣體的制備和收集。
①儀器I的名稱是__________,若A裝置內藥品為Zn和稀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若B裝滿水,用于收集A生成的H2,則a接____________(填“b”或“c”)。
② 實驗室用 A 制 O2 的原理是__________(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③ 裝置 B 收集 CO2,驗滿時,燃著木條應放在_________(填“b”或 “c”)端。
④ 將實驗室制得的 CO2 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未變渾濁,作如圖探究:
完成填空:
裝置 C、E 中溶液變渾濁,D 中溶液不變渾濁,則原石灰水未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____, 裝置 D 的作用是______,E 中石灰水變渾濁的原因是______(用化學方程式 表示)。
⑤ 實驗室制 CO2,若有 0.4mol 碳酸鈣完全反應,求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根據化學方程式列式計算)______
錐形瓶 Zn+2HCl=ZnCl2+H2↑ c 2H2O22H2O+O2↑ c 制得的 CO2氣體中含有 HCl 氣體 檢驗 HCl 是否除盡 CO2+Ca(OH)2=CaCO3↓+H2O 17.6 g 【解析】本考點主要考查了儀器的名稱、氣體的制取裝置和收集裝置的選擇,同時也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和氣體的除雜等,綜合性比較強。氣體的制取裝置的選擇與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的條件有關;氣體的收集裝...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金山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分子和原子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分子和原子都可以構成物質
B. 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C. 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又可以結合成新的分子
D. 分子構成的物質出現“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是分子的體積變化
D 【解析】A、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正確;B、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正確;C、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結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在化學變化中不能再分的最小微粒,正確。D、分子構成的物質出現“熱脹冷縮”現象的原因是分子的間隙發生了變化,不是分子的體積變化,錯誤。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金山區2018屆九年級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屬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SO2 C. KMnO4 D. H2SO4
B 【解析】A、O2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錯誤;B、SO2是由兩種元素組成的且有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正確;C、KMnO4是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錯誤;D、H2SO4是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西省孝義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一次模擬考試理科綜合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實驗失敗的可能原因分析正確的是
A.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小于五分之一:紅磷過量
B. 給試管中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炸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
C. 在盛有氧氣的集氣瓶中鐵絲未被引燃:集氣瓶底部沒有放少量的水
D. 過濾后濾液中仍有固體物質:漏斗下端管口沒有緊靠燒杯內壁
B 【解析】A、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小于五分之一:紅磷量不足,錯誤;B、給試管中固體物質加熱時試管炸裂:試管口沒有略向下傾斜,導致冷凝水回流到試管底部,造成試管炸裂,正確;C、集氣瓶底部沒有放少量的水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集氣瓶炸裂,錯誤;D、過濾后濾液中仍有固體物質:可能是濾紙破損等,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龍華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實驗室制取某些氣體的裝置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 B. 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
C. 裝置②和④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 D. 裝置②可以控制反應的發生
A 【解析】A. 裝置①是加熱固體制取氣體,實驗室可用高錳酸鉀或氯酸鉀固體制取氧氣,氧氣不易溶于水 ,可用排水法收集,所以裝置①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氧氣,正確;B. 氫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裝置②和④或②和⑤組合可以用來制取氫氣,錯誤;C. 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向上排空氣法,裝置②和③組合可以用來制取二氧化碳,錯誤;D. 裝置②中是長頸漏斗,不能控制反應的發生,錯誤。...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