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
取少量該樣品,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過濾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方程式為:Na2CO3+BaCl2=BaCO3↓+2NaCl |
在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濾液顯紅色 | 樣品未完全變質 |
分析 (1)A、根據酸在水溶液中會電離出氫離子,堿在水溶液中會電離出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
B、根據氯化鈉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進行分析;
C、根據多數酸和堿都有腐蝕性進行分析;
D、根據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進行分析;
(2)根據圖象中pH值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
(3)根據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進行分析;
(4)根據檢驗碳酸鈉的變質情況,先加氯化鋇或氯化鈣檢驗是否含有碳酸鈉,然后加酚酞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進行分析;
(5)根據碳酸鈉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依據二氧化碳的質量計算出碳酸鈉,然后計算氫氧化鈉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解答 解:(1)A、酸在水溶液中會電離出氫離子,堿在水溶液中會電離出氫氧根離子,所以酸和堿中一定都含有氫元素,故A正確;
B、氯化鈉由鈉離子、氯離子構成的,故B錯誤;
C、多數酸和堿都有腐蝕性,故C正確;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故D正確;
故選:B;
(2)由圖象中pH值的變化情況可知,開始溶液的pH值小于,然后隨著另一種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值逐漸的增大到7,然后大于7,所以該圖橫坐標代表的是NaOH溶液的質量,當加入該溶液的質量為ag時,所得溶液中含量最多的溶質為NaCl;
(3)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化學方程式為:2NaOH+CO2=Na2CO3+H2O;
(4)檢驗碳酸鈉的變質情況,先加氯化鋇或氯化鈣檢驗是否含有碳酸鈉,然后加酚酞檢驗是否含有氫氧化鈉,所以
實驗操作 | 現象 | 結論或化學方程式 |
取少量該樣品,滴加足量的BaCl2溶液,過濾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方程式為:Na2CO3+BaCl2=BaCO3↓+2NaCl |
在濾液中滴加酚酞溶液 | 濾液顯紅色 | 樣品未完全變質 |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酸堿中和反應中的相關知識和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難度不大,注意解題的規范性和準確性.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推斷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鐵屑(Fe) | B. | 膽礬(CuSO4•5H2O) | ||
C. | 活性炭(C) | D. | 磁石(主要成分Fe3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