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關燃燒實驗現象的描述中錯誤的是
A.加熱銅絲表面變黑
B.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火星四射
C.聚氯乙烯在空氣中灼燒有刺激性氣味
D.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黃色火焰
D 【解析】 試題分析:硫在氧氣中燃燒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故選D.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2018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向氯化銅和氯化鎂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過量鋅粉,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得到的固體物質是( )
A.鋅和銅 B.銅 C.鎂和銅 D.鋅
A 【解析】 試題分析: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鋅排在銅的前面,鋅排在鎂的后面,所以鋅能把銅從氯化銅溶液中置換出來,鋅不能把鎂從氯化鎂溶液中置換出來,所以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得到的固體物質中一定有銅;另外,題目中“加入過量鋅粉”也提示了你充分反應后過濾,濾紙上得到的固體物質中一定有鋅.所以綜合這兩點考慮濾紙上得到的固體物質是銅和鋅.故答案為: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模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做法對人體健康沒有害的是
A. 用干冰保藏易變質食品 B. 用硫磺熏制木耳、粉絲等食品
C. 用甲醛浸泡易腐爛的食品 D. 用地溝油炒菜
A 【解析】A、干冰屬于無毒的物質,通過升華吸熱降低食品的溫度,保存食品,正確;B、硫磺燃燒后產生的二氧化硫對人體有劇毒,錯誤;C、甲醛有毒,不能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產品,錯誤;D、地溝油會破壞白血球和消化道黏膜,引起食物中毒,甚至致癌,不能食用,錯誤。故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年初三化學模擬測試卷(5) 題型:單選題
下列離子組合能在pH=12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K+、Cu2+、SO42-、Cl- B. K+、Na+、NO3-、Cl-
C. CO32-、H+、Na+、Cl- D. Ba2+、Cl-、Na+、SO42-
B 【解析】試題分析:A中Cu2+不能在堿中大量存在,會產生氫氧化銅沉淀;C中CO32-、H+會發生反應得到二氧化碳,同時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會發生反應;D中Ba2+、SO42-會產生沉淀。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年初三化學模擬測試卷(5) 題型:單選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 不銹鋼是永不生銹的鋼鐵
B. 用酒精清洗碘單質形成的污漬是乳化的應用
C. 圖書檔案起火,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
D. “墻內開花墻外香”主要說明構成物質的微粒間有空隙
C 【解析】A、不銹鋼具有較好的抗腐蝕性,不易生銹但不是永不生銹,錯誤;B、酒精是良好的有機溶劑,碘易溶于酒精,用酒精清洗碘漬是利用溶解原理,錯誤;C、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燒也不能支持燃燒,且密度大于空氣,這就可以使二氧化碳氣體覆蓋在燃燒物上方,使可燃物隔絕氧氣而熄滅,液態二氧化碳滅火時,液態二氧化碳馬上變成氣體不殘留任何殘留物,可以更好地保護圖書檔案,此滅火方法既考慮了滅火又考慮到保護圖書檔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2018年初三化學模擬測試卷(5)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相對應正確的是
A.消石灰:CaCl2 B.燒堿:Na2CO3
C.熟石灰:CaCO3 D.生石灰:CaO
D 【解析】 試題分析:A中消石灰:Ca(OH)2;B.純堿:Na2CO3;熟石灰:Ca(OH)2。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2018屆初三中考化學復習 溶液---溶解時的吸熱或放熱現象、乳化現象 專題復習練習 題型:單選題
花生油、鹽、醬、玉米粉是廚房中的常用品,將它們分別與足量水充分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屬于懸濁液的是( )
①花生油 ②食鹽 ③面醬 ④玉米粉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D 【解析】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大于100納米不溶的固體小顆粒懸浮于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花生油不溶于水,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攪拌,得到的是乳濁液。①花生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與足量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濁液,錯誤;②食鹽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屬于溶液,錯誤;③④面醬和玉米粉,與足量水混合后形成的是懸濁...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2018屆九年級第一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我國海洋專屬經濟區幅員遼闊,海洋資源豐富,從海水中可以提取粗鹽和制備金屬鎂等物質。
(1)粗鹽提純時每步操作都會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是____________;
(2)從鹵水中提取鎂的過程如圖所示:
在上述轉化過程中①處所發生的反應屬于____________反應(填“中和”“復分解” “化合”“分解”之一)。寫出步驟②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裝有等量水的A、B、C三個燒杯中分別加入10g、25g、25g,NaNO3固體,充分溶解 ,現象如圖1所示。
①燒杯中的溶液一定屬于飽和溶液的是_______(填序號)
②在圖2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線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③要使燒杯B中剩佘固體繼續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一種即可)
④依據圖2的分析判斷,若分別將100g甲、乙的飽和溶液從t2℃降溫到t1℃,對所得溶液的敘述正確的是______填序號)
A.甲、乙都是飽和溶液
B.所含溶劑的質量:甲<乙
C.溶液的質量:甲>乙
D.溶質的質量分數:甲>乙
玻璃棒玻璃棒 復分解 ;復分解 ; Mg(OH)2+2HCl=MgCl2+2H2O Mg(OH)2+2HCl=MgCl2+2H2O B ;B ; 甲;甲; 升溫或加水;升溫或加水; BD BD 【解析】(1) 溶解時玻璃棒起到攪拌,加速溶解的作用;過濾時起到引流的作用;蒸發時起到攪拌的作用,最后起到轉移固體的作用,故粗鹽提純時每步操作都會用到的一種玻璃儀器是玻璃棒;(2)鹵水中含有鹽,石灰乳...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鄂爾多斯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的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無沉淀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
B.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和銅,一定不含有鐵
C. 濾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銅
D. 濾液中一定含有有硝酸亞鐵,可能含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A 【解析】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屬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屬從其化合物的水溶液中置換出來,金屬活動性差距越大,越易反應。向硝酸銀和硝酸銅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鐵粉先與硝酸銀溶液反應,Fe+2AgNO3=2Ag+ Fe(NO3)2 ,待硝酸銀溶液反應完以后,鐵粉才與硝酸銅溶液反應,Fe+Cu(NO3)2==Fe(NO3)2+Cu。向濾液中加入少量的稀鹽酸,無沉淀產生,說明濾液中無硝...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