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據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可知:①不同物質在同一溫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②溶解度曲線的交點表示該溫度下兩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使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可采取升溫、蒸發溶劑、加入溶質的方法;
(3)據溶解度曲線及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分析解答;
(4)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該反應放熱,燒杯中出現渾濁,說明該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解答 解:(1)觀察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不難看出,t2℃時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最大的是A,P點是t1℃時B和C的溶解度曲線的交點,即在該溫度下,兩種物質的溶解度相等;
(2)由于B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將物質的不飽和溶液轉變成飽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降溫、增加溶質或蒸發溶劑,但溫度不變,故可采取加入溶質、恒溫蒸發溶劑的方法;
(3)將t2℃時A、B、C三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1℃時AB析出晶體,溶液中溶質的質量減小,溶質的質量分數減小,C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質、溶劑的質量不變,溶質的質量分數不變;據飽和時質量分數的計算式$\frac{溶解度}{溶解度+100g}$×100%可知:溶解度大則溶質的質量分數大,而t1℃時B的溶解度大于t2℃時C的溶解度大于t1℃時B的溶解度,所以溶質的質量分數由小到大的順序 是:A<C<B;
(4)由于鎂條和稀鹽酸反應是放熱反應,燒杯內出現渾濁,說明X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而C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故答案為:(1)A;t1℃時BC的溶解度相等;
(2)加入B(或恒溫蒸發溶劑);
(3)A<C<B;
(4)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固體溶解度曲線的意義及根據溶解度曲線解決相關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加強建筑工地揚塵控制 | B. | 發展燃煤發電 | ||
C. | 研究發展新能源汽車 | D. | 禁止焚燒桔桿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合反應 | B. | 分解反應 | ||
C. | 置換反應 | D. | 不屬于上述三種反應類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④ | B. | ①②③ | C. | ①③④ | D. | 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