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四個圖像分別對應四個變化過程,其中錯誤的是
A. 向一定量的氯化鐵和氯化鉀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鉀溶液
B. 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硫酸中,分別加入過量鎂粉和鋁粉
C. 向相同質量和相同質量分數的稀鹽酸中,分別加入過量的Cu(OH)2和CuO 固體
D. 一定質量表面被氧化的鎂條,慢慢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
B 【解析】A. 氯化鐵和氫氧化鉀溶液發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當氯化鐵反應完時,沉淀質量不再增多,正確;B. 鎂的金屬活動性比鋁強,相等時間內生成的氫氣多,加入過量的鎂粉和鋁粉,則稀硫酸完全反應,等質量的稀硫酸與足量的鎂、鋁反應生成等質量的氫氣,錯誤;C. Cu(OH)2 +2HCl == CuCl2 + 2H2O,CuO + 2HCl == CuCl2 + H2O,等質量的Cu(OH)2...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畢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化學興趣小組用下圖所示裝置研究兩個問題(夾持裝置已略去)。
(1)研究燃燒的條件
【步驟1】向C中加入少量白磷,再加入熱水,塞好膠塞,使導管口浸入熱水中,白磷不燃燒。
【步驟2】打開K1,關閉K2,將A中溶液滴入B中,C中有氣泡冒出,白磷燃燒。B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此實驗運用對比的方法研究了燃燒的一個條件,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的反應
A中盛有稀硫酸,B中盛有碳酸鈉固體,C中盛有氫氧化鈉固體。
【實驗1】打開K1,關閉K2,將A中溶液滴入B中,氣球明顯鼓起。打開K2,關閉K1,一段時間后,氣球沒有明顯變癟。
實驗1沒有出現預期的實驗現象,改進后重新加入藥品進行了實驗2。
【實驗2】打開K2,關閉K1,將A中溶液滴入B中,用燃著的木條放在K2上方的導管口處,木條熄滅。上述實驗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進行后續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后續實驗的操作及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H2O2 2H2O + O2↑ 燃燒需要氧氣 排出B中的空氣 打開K1,關閉K2,氣球明顯鼓起。打開K2,關閉K1,一段時間后,氣球明顯變癟 【解析】本題考查了燃燒的條件和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以及二氧化碳的性質。(1)根據物質燃燒的條件進行分析;(2)根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特點分析操作目的;證明產生的氣體二氧化碳減少,說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 (1)B中應是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氯化鈉和硫酸鎂的溶解度曲線與若干溫度下的溶解度表如下:
溫度/℃ | 20 | 30 | 40 | 60 | 80 | 90 | 100 | |
溶解度 (g/100GH20) | NaCl | 36.0 | 36.3 | 36.6 | 37.3 | 38.4 | 39.0 | 39.8 |
MgSO4 | 33.7 | 38.9 | 44.5 | 54.6 | 55.8 | 52.9 | 50.4 |
請回答下列問題:
(1)80℃時,硫酸鎂的溶解度為__________,溶解度曲線甲所代表的物質是__________。a點對應的溫度t1范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t2℃時有含有較多NaCl 的MgSO4溶液,為了得到純凈的MgSO4,可采用的方法__________
(3)40℃時把20g NaCl放入50g水中,形成的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__________(精確到0.1%),要使t3℃飽和的MgSO4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增大,可采用的措施是__________。
55.8g 氯化鈉 20°C<t1<30°C 降溫結晶 過濾析出的晶體 洗滌、烘干 26.8% 適當降溫并加入MgSO4固體 【解析】(1)由溶解度表可知,80℃時,硫酸鎂的溶解度為55.8g,從溶解度曲線可知,甲所代表的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故甲是氯化鈉。a點表示在某一溫度時,氯化鈉與硫酸鎂的溶解度相等,根據溶解度表可知,兩種物質溶解度相等對應的溫度范圍是20°C<t1<30°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上海市徐匯區2018屆九年級4月學習能力診斷(二模)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物質的化學式書寫正確的是
A. 氯化鋁-AlCl B. 硝酸鈉-NaNO3 C. 氫氧化銅-CuOH D. 氧化鎂-Omg
B 【解析】A. 氯化鋁-AlCl3 ,錯誤;B. 硝酸鈉-NaNO3,正確;C. 氫氧化銅-Cu(OH)2,錯誤;D. 氧化鎂-MgO,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金屬是一種重要的材料,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都離不開金屬。
冶煉技術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下圖表示了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銅、錫、鐵和鋁元素被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大致年限:
(1)根據圖中數據和有關的化學知識,你認為金屬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先后順序跟下列哪些因素有關______(填字母)
a.金屬的活動性 b.金屬的導電性 c.金屬的延展性
d.地殼中金屬元素的含量 e.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
(2)利用孔雀石冶煉銅的主要反應:①Cu2(OH)2CO32CuO+H2O+CO2↑,該反應的類型是_____反應(填“化合”、”分解”或“置換”);
②2CuO+C2Cu+CO2↑,該反應前后銅元素化合價發生的變化是_______________
(3)高爐煉鐵的主要反應過程如下。請寫出步驟③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煉鐵過程中焦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溫下鋁是一種活潑金屬,但鋁卻有較強的抗腐蝕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a,e 分解 化合價降低(或銅元素的化合價由+2降為0) 3CO+ Fe2O3 2Fe + 3CO2 制得還原劑CO并提高爐溫 常溫下,鋁制品表面有一層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解析】(1)由圖中數據可知,金屬大規模開發、利用的先后順序跟金屬的活動性、金屬冶煉的難易程度有關,故選a、e。(2)①由一種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生成三種物質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②CuO中銅元素的化合價為+2,Cu中銅元...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內蒙古呼和浩特市2018屆九年級質量普查調研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做氧化物
B. 氫氧化鈉的構成微粒是Na+和OH-
C. 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元素的種類發生了變化
D. NH3由一個氮元素和三個氫元素組成
B 【解析】A. 氧化物是含有兩種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種元素是氧元素,錯誤;B. 構成氫氧化鈉的微粒是Na+和OH-,正確;C. 原子得失電子變成離子后,元素的種類不變,錯誤; D. NH3由氮元素和氫元素組成,錯誤。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簡答題
李紅同學發現,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蓋瓶塞,于是對該溶液是否變質展開探究。
(1)請選用一種鹽溶液,設計實驗幫助李紅探究氫氧化鈉溶液是否變質。(寫出操作步驟、現象及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逐滴滴加一種含有氯離子的溶液,觀察到氣泡,請寫出氣泡生成時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或氯化鋇,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樣品已變質 Na2CO3+2HCl == 2NaCl+CO2↑+H2O 【解析】(1)根據氫氧化鈉變質生成碳酸鈉,用鹽溶液來檢驗碳酸根離子,則需要用含有鈣離子或鋇離子的溶液解答。(2)根據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解答。(1) 取樣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或氯化鋇,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樣品已變質;(2)鹽酸與碳酸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平頂山市招調研測試(一)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物質中,能用作鉀肥的是( )
A. Ca(H2PO4)2 B. CO(NH2)2 C. NH4NO3 D. K2SO4
D 【解析】A、Ca(H2PO4)2中含有磷元素,屬于磷肥,錯誤;B、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錯誤;C、NH4NO3中含有氮元素,屬于氮肥,錯誤;D、K2SO4中含有鉀元素,屬于鉀肥,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阜陽市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安徽省科技活動周緊緊圍繞“攜手建設創新型安徽”這一主題,突出“科技與文化融合、科技與生活同行”這一主線并提出了“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保障安全健康”的理念。以下說法不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
A. 組織學生到社區宣傳節水節電小竅門 B. 加大開采煤礦
C. 夏天和冬天合理設置空調溫度 D. 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紙
B 【解析】A、社區宣傳節水節電小竅門,可以節約電能,符合題意;B、加大開采煤礦力度,會使環境污染加重,不符合題意;C、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可以節約電能,符合題意;D、拒絕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巾紙,可以節約能源,保護環境,符合題意。故選B。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