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通常情況下,氧氣的密度略大于空氣的密度 | |
B. | 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化合反應 | |
C. | 魚、蝦等能再水中生成,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 |
D. | 在高原區,人們容易缺氧,是因為高原地區的氧氣含量低于21% |
分析 A、根據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進行分析判斷.
B、根據氧氣的化學性質進行分析判斷.
C、根據氧氣的溶解性進行分析判斷.
D、在高原區,人們容易缺氧,是因為高原地區空氣稀薄,進行分析判斷.
解答 解:A、通常情況下,氧氣的密度比空氣的大,故選項說法正確.
B、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不都是化合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C、魚類能在水中生活,說明氧氣能溶于水,但是不能確定溶解量,得不出易溶于水的結論,故選項說法錯誤.
D、在高原區,人們容易缺氧,是因為高原地區空氣稀薄,而不是因為高原地區的氧氣含量低于21%,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難度不大,掌握氧氣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等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元素的名稱是鎂 | B. | 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12 | ||
C. | 該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 | D. | 該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為2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測定時間 | 0 | 1 | 2 | 3 | 4 |
PH | 4.73 | 4.62 | 4.56 | 4.55 | 4.55 |
A. | .測定雨水PH可以了解孔醫污染情況 | |
B. | 在測定的時間內,雨水酸性逐漸減弱 | |
C. | 一段時間或雨水酸性逐漸穩定 | |
D. | 酸雨克腐蝕某些建筑物和金屬制品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