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課本上有許多圖表資料,使用圖表獲取信息也是學習化學的一種能力。下列對課本圖表資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A.根據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斷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B.根據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判斷金屬能否置換出稀硫酸中的氫
C.根據溶解度曲線圖,可以判斷某物質在一定溫度下的溶解度
D.根據酸、堿、鹽的溶解性表,可以判斷某復分解反應能否進行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以下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 A. | 向試管內滴加液體時,將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 |
| B. | 用天平稱量藥品的質量時,應先加大質量的砝碼,再加小質量的砝碼 |
| C. | 做細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先在集氣瓶中加入少量水或鋪一層細紗 |
| D. | 酒精灑在實驗桌上燃燒起來,立即用濕抹布蓋滅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天平的左右兩個托盤上,各放一質量相等的燒杯,其中盛有等質量、等質量分數的稀硫酸,天平平衡,如果分別將下列四組中的兩種物質放入左右兩個燒杯內,充分反應后,天平仍保持平衡的是( )
| A. | 等質量的鋅和銅 |
| B. | 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燒杯內酸都有剩余) |
| C. | 等質量的鋅和鐵(反應后燒杯中兩種金屬均有剩余) |
| D. | 等質量的氧化銅和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比實驗”是化學學習中行之有效的思維方法.某化學學習小組的同學在學完相關的化學知識后,走進實驗室做了如下實驗,請你參與并回答下列問題.
A.燃燒的條件 B. 證明CO2與NaOH反應 C.分子運動的現象
(1)實驗A中,在銅片上分別放置木塊和紙片,通過實驗可以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是
(2)實驗B是利用體積相同并充滿CO2的軟塑料瓶、等量的水(瓶①)和NaOH溶液
(瓶②)進行實驗,根據塑料瓶變癟的程度證明CO2 與NaOH溶液中的溶質確實發生了反應,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3)實驗C是通過燒杯②中呈現的現象來說明分子是不斷運動的.當燒杯①中液體是濃鹽酸時,燒杯②中的石蕊溶液由紫色變為 色;當燒杯②中液體換成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時,一段時間后,溶液顏色的變化是 .其中鹽酸與NaOH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下列現象的解釋或者結論錯誤的是( )
A.“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斷運動
B.在鋼鐵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止鋼鐵銹蝕
C.水通電分解——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
D.把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中,火焰熄滅——瓶中氣體一定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2014年9月22日15時許,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浦口鎮的南陽出口花炮廠發生火藥爆炸事故,造成13人死亡,1人失聯,33人受傷。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黑火藥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下列跟制火藥同屬于中國古代著名化學工藝的是___________。
A. 青銅器的制造 B. 指南針的發明 C. 瓷器的燒制
(2)黑火藥的原料有木炭、硫磺、硝酸鉀等。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表達為_________________。燃放煙花爆竹時會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這種氣體是_________。
(3)為了使焰火明亮,常常在火藥中加入鎂粉。鎂是一種_____色固體,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現在很多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下列原因可能的是( )
A. 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空氣污染;
B. 燃放煙花爆竹造成噪聲污染;
C. 燃放煙花爆竹容易引發火災等安全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歸類錯誤的是( )
選項 | 歸類 | 物質 |
A | 常見溶液 | 白酒、糖水、食鹽水 |
B | 營養物質 | 蔗糖、油脂、維生素 |
C | 清潔能源 | 風能、氫能、太陽能 |
D | 無機材料 | 生鐵、玻璃、玻璃鋼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知識“謎語化”可以增添學習化學的樂趣并能增強記憶。現有一則謎語:“聞有刺鼻味,含量平均分。酸雨由它造,追捕無影蹤。”下列最適合作為謎底的物質是
A.CO B.CO2 C.SO2 D.N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