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天元區模擬)同學們在學堿的化學性質時,做了一個如圖所示的甲乙兩個實驗.
(1)寫出乙實驗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Na2CO3+Ca(OH)2=CaCO3↓+2NaOH
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應過程中產生的現象是
產生白色沉淀;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束后,甲、乙兩個同學將廢液倒入實驗室的廢液缸,結果發現廢液渾濁并呈紅色,產生疑問.
【提出問題】甲、乙兩個同學將廢液后,廢液中含有哪些物質?
【交流討論】①一定含有的物質:碳酸鈣、指示劑、水和
NaCl
NaCl
(寫化學式).
②還含有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能使廢液呈堿性的物質是什么?同學們有如下猜想.
小云認為:只有碳酸鈉
小紅認為:只有氫氧化鈣
小林認為:是氫氧化鈉和碳酸鈉
你認為還可能是
NaOH或NaOH和Ca(OH)2
NaOH或NaOH和Ca(OH)2
. (只寫一種猜想即可)
【實驗設計】小方想用氯化鈣溶液來驗證小云、小紅、小林的猜想.查閱資料獲悉氯化鈣溶液呈中性,并設計如下實驗.請你將小方的實驗設計補充完整.
實驗內容 |
預計現象 |
預計結論 |
取少量廢液缸中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氯化鈣溶液,靜置. |
①有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
小林 小林 的猜想正確. |
②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為無色 產生白色沉淀、溶液為無色 . |
小云的猜想正確. |
③無白色沉淀,溶液呈紅色. |
小紅 小紅 的猜想正確. |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學反應后所得物質的成分時,除了考慮生成物外還需考慮
反應物的量
反應物的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