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常用草酸(化學式為H2C2O4)和濃硫酸混合加熱制備一氧化碳,其反應方程式為:H2C2O4 CO↑+CO2↑+H2O。下圖是制備干燥的C
O,再
用CO還原氧化銅并檢驗其反應產物的實驗裝置。
①從安全角度講,實驗開始時應先加熱 (9) (填A或C)處。
②寫出C處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0) ,D處的現象 (11) 。
③為了能正確檢驗反應后的產物,某同學認為在裝置 (12) 和 (12) 之間還應增加個洗氣瓶(右圖),該同學在洗氣瓶中加入的溶液是 (13) 。
④從環保的角度講,該裝置存在的缺陷是 (14) 。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請結合下圖回答實驗室制備氣體的問題:
(1)指出儀器名稱:a ;
(2)實驗室制取氧氣可選用的收集裝置為 (填字母序號),若選用 裝置制備氧氣,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3)用E裝置收集二氧化碳,怎樣證明二氧化碳已經收集滿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酸雨往往含有硫酸、鹽酸和硝酸等三種成分,但地區不同,成分也不同,要治理酸雨,先要確定其組成,興趣小組對當地的酸雨進行探究,請你參與探究過程:
(1)若要確定該地區酸雨的pH,最簡便的方法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設計實驗方案,探究該地區酸雨是否存在硫酸和鹽酸,填寫下來。(已知硫酸銀微溶于水)
限選試劑:NaOH溶液、BaCl2溶液、Ba(NO3)2溶液、AgNO3溶液
實驗步驟 | 預期現象與結論 |
步驟1:取適量的溶液于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驟2:取適量步驟1中的上層清液與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有一氣體發生裝置產生的無色氣體可能含有H2、CO、CO2、HCl中的一種或幾種,現將氣體通過以下裝置.
實驗現象如下:B處由紫色變成紅色;C處有白色沉淀生成;D處有白色沉淀生成;F處由黑色變成紅色;G處由白色變成藍色;H處無現象.
(1)無色氣體肯定含 .
(2)由長頸漏斗加入的酸是 ,錐形瓶中裝入的固體是少量 和 的混合物.
(3)E裝置是為了排除對驗證 的影響.
(4)E裝置中濃硫酸(選填“能”或“不能”) 換成濃氫氧化鈉.
(5)如果B裝置中的試紙不變色,則可省去 、 裝置(填裝置代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下列做法中不符合“低碳綠色生活”理念的是(填序號) .
①節約用水、用電 ②廢物分類回收、利用 ③堅持每天測量空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④減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
(2)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二氧化碳在生活、生產中也有著廣泛的應用.例如:
①日常生活中做滅火劑,這是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和 的性質.②工業上用二氧化碳為原料制備純堿.
(3)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能生成氧氣,請寫出實驗室中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 .
(4)為減緩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以下建議可行的是 (填序號).
①開發太陽能、水能、風能等新能源;
②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
③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歸納與比較”是化學學習的主要方法,下列關于CO2與CO的知識歸納錯誤的是( )。
A. 1個二氧化碳分子比1個一氧化碳分子多1個氧原子
B. 兩者都是無色、無味的氣體;都能溶于水,水溶液顯酸性;都能與堿反應;都能燃燒等
C.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滅火,“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氣體燃料等
D. CO2會造成溫室效應;CO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引起中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1)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 :改進措施是 。
(2)實驗開始時,是先加熱氧化銅,還是先通入一氧化碳? 。
(3)實驗過程中,圖中A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A處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處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
(4)實驗過程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反應不僅能生成銅,還可能生成中間產物氧化亞銅(一種暗紅色固體,化學式為Cu2O).如果要對反應后A處殘留固體的組成進行探究,試猜想殘留固體的組成有哪幾種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為了解決環境因素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從而更好地保存有關食物,某興趣小組同學根據維生素C可使高錳酸鉀(KMnO4)溶液褪色的原理,進行了如下表所示的實驗。
編號 | 維生素C溶液的處理方法 | 使40毫升高錳酸鉀(KMnO4)溶液褪色的滴數 |
1 | 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15 |
2 | 陽光強烈直射5小時后,放置于室內暗處 | 22 |
3 | 煮沸10分鐘后,放置于室內暗處0.5小時 | 21 |
(1)他們探究了 對維生素C含量的影響。
(2)他們的探究對我們的啟示是:在貯存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時,應 ,以防止其中的維生素C過量流失,降低食物的營養價值。
(3)為了解維生素C的化學性質,他們用pH試紙測得該維生素C溶液的pH在1至2之間,說明維生素C具有 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10.9g純堿樣品(含少量氯化鈉雜質)完全溶于108.8g水中,再向其中逐滴加人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8%的氯化鋇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所得溶液為不飽和溶液,請根據題意回答下列問題:
(1)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8%的氯化鋇溶液中氯化鋇的質量為 g;
(2)完全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多少? (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