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定的條件下,向一密閉的容器內加入A、B、C、D四種物質各20g,充分反應后,測定其質量,得到數據如下:
物質 | A | B | C | D |
反應前質量(g) | 20 | 20 | 20 | 20 |
反應后質量(g) | 20 | 30 | 未知 | 14 |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物質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 反應后容器內物質總質量減小
C. 反應后容器內C的質量為16g D. 容器內發生了化合反應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聊城市東阿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實驗題
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老師引導下開展探究活動.以下是教學片段,請你參與學習并幫助填寫空格(包括表中空格).
(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的稀H2SO4加入到盛有NaOH溶液的小燒杯中.
(學生板演)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部分同學產生了疑問: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是什么呢?
(假設猜想)針對疑問,太家紛紛提出猜想.甲組同學的猜想如下:
猜想一:只有Na2SO4猜想二:有Na2SO4和H2SO4
猜想三:有Na2SO4和NaOH 猜想四:有Na2SO4、H2SO4和NaOH
乙組同學對以上猜想提出質疑,認為有一種猜想是不合理的.不合理的猜想是 .
(實驗探究)(1)丙組同學取燒杯中的溶液少量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無明顯變化,溶液中一定沒有 .
(2)為了驗證其余猜想,各學習小組利用燒杯中的溶液,并選用老師提供的pH試紙、銅片、BaC12溶液、Na2CO3溶液,進行如下三個方案的探究.
實驗方案 | 測溶液pH | 滴加Na2CO3溶液 | 滴加BaCl2溶液 |
實驗操作 |
|
|
|
實驗現象 | 試紙變色,對比比色卡,pH<7 | 有氣泡產生 | 產生白色沉淀 |
實驗結論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溶液中有H2SO4 |
(得出結論)通過探究,全班同學一致確定猜想二是正確的.
(評價反思)老師對同學們能用多種方法進行探究,并且得出正確結論給予肯定.同時指出(實驗探究)(2)中存在兩處明顯錯誤,請大家反思.同學們經過反思發現了這兩處錯誤:
(1)實驗操作中的錯誤是 .
(2)實驗方案中也有一個是錯誤的,錯誤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云南省曲靖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次)復習統一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 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
B. 鐵絲在氧氣中燃燒:3Fe+2O2↑Fe3O4
C. 金屬鋅與稀硫酸反應制氫氣:Zn+H2SO4=ZnSO4+H2↑
D. 實驗室用高錳酸鉀制取氧氣:2KMnO4K2MnO2+MnO2+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小組同學在用過氧化氫溶液與制取氧氣的過程中,發現反應的速率很慢,產生的氣泡很少。對此,它們進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與假設)
①速率慢、氣泡少可能與過氧化氫溶液的濃度有關。
②速率慢、氣泡少可能與的質量有關。
(進行實驗)
根據圖甲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1:用26mg與5mL不同濃度過氧化氫溶液進行實驗,壓強變化如乙圖1。
實驗2:用5mL 1.5%過氧化氫溶液與不同質量進行實驗,壓強變化如乙圖2。
(解釋與結論)
(1)實驗1得到的結論是______,實驗2的目的是______。欲得出“能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這一結論,需要對比______。(簡要的寫出實驗設想)
(2)小組同學查閱資料得知:多種物質能催化過氧化氫的分解。
(實驗探究)
實驗證明,溶液也能顯著加快過氧化氫的分解,
溶液主要含有三種粒子(
),稀硫酸中含有三種粒子(
)為了進一步探究
溶液中哪種粒子能起催化作用,小組同學作了以下分析和設計:
①小組同學認為最不可能的是,他們的理由是______。
②要說明另外的兩種粒子是否起到催化作用,小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完成探究活動。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結論 |
a.取一支試管加入5mL 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稀硫酸 | 溶液中幾乎沒有氣泡放出 | 驗證明,起催化作用的是______。 |
b.另取一支試管加入5mL 5%過氧化氫溶液,然后加入2-3滴硫酸銅溶液 | 溶液中有大量氣泡放出 |
(3)(反思與評價)
小組同學在進行實驗1和2制取氧氣過程中,發現反應的速度很慢,產生的氣泡很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4)利用圖甲裝置不能探究“溫度對過氧化氫分解速率”的影響,其理由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對下列事實解釋不正確的是
事實 | 解釋 | |
A | 搜救犬搜索到幸存者 | 分子是運動的 |
B | 雙氧水能殺菌消毒而水不能 | 兩種物質的分子構成不同 |
C |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體積小于200mL | 分子很小 |
D | 加熱氧化汞可得到金屬汞和氧氣 |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區別各物質的方案,其中不可行的是
A. 通過觀察顏色來區分氧化鎂和氧化銅
B. 用蒸餾水來區別氧化鈣與碳酸鈣
C. 用燃著的木條區分、
、
D. 用聞氣味的方法來區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各選項中,實驗操作能夠達到相應的實驗目的的是( )
選項 | 實驗目的 | 實驗操作 |
A | 說明瓶中氣體一定是二氧化碳 | 把燃著的木條插入某瓶無色氣體中 |
B | 說明燃燒的條件之一為:溫度需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 取一小塊乒乓球碎片和濾紙碎片,分別用坩塌鉗夾住,放在酒精燈上加熱。 |
C | 驗證常溫下過氧化氫溶液是否分解放出氧氣 | 在試管中加入5mL 5%過氧化氫溶液,把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 |
D | 探究人體吸入的空氣與呼出的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 | 常溫下,同時分別向同體積的盛滿空氣樣品和呼出氣體樣品的集氣瓶中滴加相同滴數的澄清石灰水,振蕩。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河南省濮陽市縣區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2015年10月,我國女科學家屠呦呦因為發現一種用于治療瘧疾的藥物青蒿素(化學式為C15H22O5)而獲諾貝爾獎.下列關于青蒿素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該物質由三種元素組成
B. 該物質中氧元素質量分數最小
C. 每個青蒿素分子中含有42個原子
D. 該物質中碳氧元素的質量之比9:4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