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據A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分解會生成B和C,則A可能為碳酸鈣,分解的B、C可能為氧化鈣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種,D是一種含有鈉元素的化合物,則D可能為碳酸鈉,B可能為二氧化碳,F可能為氫氧化鈉,C可能為氧化鈣,G可能為水,氧化鈣與水生成的E為氫氧化鈣,然后將猜想的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驗證即可.
解答 解:(1)A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分解會生成B和C,則A可能為碳酸鈣,分解的B、C可能為氧化鈣或二氧化碳中的一種,D是一種含有鈉元素的化合物,則D可能為碳酸鈉,B可能為二氧化碳,F可能為氫氧化鈉,C可能為氧化鈣,G可能為水,氧化鈣與水生成的E為氫氧化鈣,碳酸鈣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鈣,猜想的各種物質均滿足題中的轉化關系,則A是碳酸鈣,B是二氧化碳,C是氧化鈣,D是碳酸鈉,E是氫氧化鈣,F是氫氧化鈉,G是水,所以A的化學式是CaCO3,D的化學式是Na2CO3;
(2)D和E的反應是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白色的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鈉,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為:(1)CaCO3,Na2CO3;
(2)Na2CO3+Ca(OH)2=CaCO3↓+2NaOH.
點評 在解此類題時,首先將題中有特征的物質推出,然后結合推出的物質和題中的轉化關系推導剩余的物質,最后將推出的各種物質代入轉化關系中進行驗證即可.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不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a%,飽和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b% | |
B. | 某物質的溶解度在低溫時為a g,高溫時為b g | |
C. | 同一飽和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為a%,溶解度為bg | |
D. | 某物質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為a%,向該飽和溶液中加入少量該物質后,溶質的質量分數為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Na2CO3、K2SO4、HCl | B. | FeCl3、NaNO3、NaOH | ||
C. | Ca(OH)2、NaCl、HCl | D. | Na2SO4、NaNO3、H2S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并不斷振蕩. | 有氣泡產生. | 氫氧化鈉溶液一定變質了. |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并不斷振蕩. | 有沉淀生成.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碳酸鈉. |
(2)取步驟(1)試管中的少量上層清液,滴加酚酞溶液. | 溶液變紅色. | 說明原溶液中一定有氫氧化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級聯考】山東省臨沂市2017屆九年級中考押題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甲和乙兩種固體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10℃時,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 通過降溫可以將甲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
C. 20℃時,甲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一定等于乙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
D. 30℃時,分別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甲、乙,同時降溫至20℃,甲、乙溶液均為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