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包固體粉末,可能由CaCO3、Na2SO4、Na2CO3、CuSO4、BaCl2中的一種或幾種組成.為確定其組成,現做如下實驗:
(1)將固體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上層清液為無色.由此判斷,該粉末中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
(2)若向上述白色沉淀中滴加足量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由不溶解的沉淀可判斷出,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3)還有的物質可能有哪幾種情況(每種情況用化學式表示)____________。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興市2017屆九年級下學期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變化過程中,發生物理變化的是
A. 葡萄釀酒 B. 煙花爆炸 C. 蘋果腐爛 D. 分離液態空氣制氧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市畢業班第六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
B. 在化學反應中,只有燃燒才能放出熱量
C. 地殼中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順序是:O>Si>Al
D. V1 mL水和V2 mL酒精混合得到V3 mL溶液:V1+ V2>V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生第二屆學科素養展示大賽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填充題
某金屬加工廠生產過程中的廢液含有少量硝酸銀和硝酸銅,為回收利用資源和防止污染,該廠向廢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反應停止后過濾,向濾出的固體中加入少量稀鹽酸,無氣體產生。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
A. 濾出固體中肯定有銀,可能有銅
B. 濾出的固體中一定含有銀,可能含有銅和鐵
C.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一定沒有硝酸銀和硝酸銅
D. 濾液中一定有硝酸亞鐵、硝酸銀,一定沒有硝酸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生第二屆學科素養展示大賽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碧螺春”茶葉中的單寧酸具有抑制血壓上升、清熱解毒、抗癌等功效,其化學式為C76H52O46.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單寧酸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
B.一個單寧酸分子是由76個碳原子、52個氫原子和46個氧原子構成
C.單寧酸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38:23
D.單寧酸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級聯考】山東省棗莊市薛城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模擬(5月)化學試卷 題型:選擇題
下列物質:①空氣、②硫酸、③氧氣、④硫酸鈉、⑤水、⑥氫氧化鈉、⑦天然氣、⑧生鐵、⑨碳酸鈣,對其分類完全正確的一組是( )
A.混合物:①⑥⑦⑧ B.酸:②④ C.氧化物:③⑤ D.鹽:④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全國區級聯考】廣東省廣州市南沙區2017屆九年級中考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探究題
在一次化學實驗中,同學們將飽和硫酸銅溶液逐滴加到5mL飽和氫氧化鈉溶液中,觀察到以下異常實驗現象:
實驗序號 | 滴加硫酸銅溶液的量 | 實驗現象 |
① | 第1﹣6滴 | 產生藍色沉淀,但振蕩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藍色溶液 |
② | 第7﹣9滴 | 產生藍色沉淀,且沉淀逐漸增多.振蕩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漸變黑色 |
在實驗①中同學們根據所學初中化學知識判斷藍色沉淀的化學式是_____________,請你寫出生成藍色沉淀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①中藍色沉淀為什么消失?同學們繼續進行如下探究。
【查閱資料】Ⅰ.氫氧化銅在室溫下穩定,70℃﹣80℃時可脫水分解生成氧化銅
Ⅱ.銅酸鈉化學式: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藍色
【猜想與討論】小陶認為藍色沉淀消失可能是氫氧化銅發生了分解。其他同學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測,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們交流討論后,提出以下兩種猜想。
猜想一:少許氫氧化銅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氫氧化銅可在足量氫氧化鈉濃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藍色。
【實驗探究】為驗證猜想,同學們用氫氧化銅粉末(其它試劑可任選)設計如下實驗。請你填寫表中的空格。
實驗序號 | 實驗方法與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③ | 將少許氫氧化銅粉末加到5mL蒸餾水中,充分振蕩 | ________ | 猜想一錯誤 |
④ | ____________ | ________ | 猜想二正確 |
【結論與反思】
(1)根據實驗,并查閱資料知道,氫氧化銅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實驗可知飽和硫酸銅溶液與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是放熱反應,依據的實驗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