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的一半授予弗朗西斯·阿諾德,她首次進行了酶的定向進化研究。在人體內,氨基酸通過酶的催化作用合成蛋白質。脯氨酸(C5H9NO2)是人體合成蛋白質的十八種氨基酸之一。下列有關脯氨酸(C5H9NO2)說法正確的是
A. 一個脯氨酸分子由5個碳元素、9個氫元素、1個氮元素和2個氧元素組成
B. 脯氨酸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15g
C. 脯氨酸屬于氧化物
D. 脯氨酸的碳元素的質量分數大于氫的質量分數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甘肅省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做鎂帶燃燒的實驗時,可能用到的玻璃儀器是( )
A. 坩堝鉗 B. 試管夾 C. 燃燒匙 D. 酒精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9屆九年級下學期2月月考化學試卷 題型:流程題
我省具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制取乙二醇的產業化發展已列入我國石化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圖為:
(1)煤屬于__________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不容忽視。所以開發和利用風能、_______________等新能源成為越來越迫切的要求。
(2)合成氣可用作氣體燃料,寫出合成氣中一氧化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成氣(CO和H2)在不同催化劑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質,從物質組成的角度考慮,僅用合成氣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
①乙醇(C2H5OH) ②甲醇(CH3OH) ③尿素[CO(NH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探究二氧化碳的有關性質。
(1)實驗一:A瓶中無明顯現象,B瓶中可觀察到的現象是___________.B瓶中出現現象的原因是(用化學方程式式表示)_______________,該實驗采用了科學探究中的控制變量法,控制的變量是_______。
(2)實驗二:將二氧化碳緩慢通入豎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觀察到第_____________(填序號)號棉球先變色,由此現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有關二氧化碳的制備、檢驗、收集和用途能達到目的是
A. 實驗室用塊狀石灰石和稀硫酸反應制備大量二氧化碳
B. 將燃著的木條伸入集氣瓶,火焰熄滅,該瓶氣體就是二氧化碳
C. 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通常采用向下排空氣法
D. 將集滿二氧化碳氣體的集氣瓶蓋上玻璃片,正放在桌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期中調研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氧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水中生物能存活,說明氧氣易溶于水
B. 通過低溫加壓,氧氣可以轉化成淡藍色的液氧
C. 通常情況下,氧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
D. 火箭發射需要大量液氧,利用了氧氣的助燃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深圳市2019屆九年級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現象中,不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 高錳酸鉀受熱后,固體總質量逐漸減少
B. 蠟燭燃燒時逐漸變短,最終消失
C. 鎂條燃燒后所得固體質量增加
D. 濕衣服晾干后質量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泰州市2019屆九年級第一學期第二次月度檢測化學試卷 題型:科學探究題
某興趣小組為驗證質量守恒定律,做了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實驗。
(1)請寫出鎂條與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
(2)小明發現燃燒產物的質量大于反應物鎂條的質量,認為這個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我____(“同意”或“不同意”)小明的觀點,因為___。
(3)小紅按如圖裝置改進實驗,驗證了質量守恒定律,卻發現產物中還有少量黃色固體。
(提出問題)黃色固體是什么呢?
(查閱資料)①氧化鎂為白色固體;
②鎂能與氮氣反應生成黃色的氮化鎂(Mg3N2)固體;
③氮化鎂可與水劇烈反應產生氨氣,該氣體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做出猜想)黃色固體為Mg3N2
(實驗探究)請設計實驗,驗證猜想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結論 |
(1)取樣于試管中,加入少量的水 (2)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到_______中 | 試管中________________ 溶液呈________色。 | 黃色固體為Mg3N2 |
(反思與交流)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O2的含量,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卻遠多于Mg3N2,為什么呢?請給出合理的解釋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