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在一燒杯中盛有2.4g金屬鎂,向其中加入一定質量的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向所得溶液中逐滴滴入未知溶質質量分數的氫氧化鈉溶液,產生沉淀與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關系曲線如圖所示。
(1)完全反應后,產生沉淀的質量為________g;
(2)氫氧化鈉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結果精確到0.1%)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披薩俗稱意大利餡餅。黑椒牛肉披薩的通常做法是用發酵的圓面餅上面覆蓋番茄醬,奶酪、牛肉、蔗糖以及其他配料,并由烤爐烤制而成。
請回答下列問題:
(1)其中面餅為人體提供的主要營養素是__________,該營養素對人體的作用是_________; 其在人體中與水反應最終產物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
(2)披薩中搭配的蔬菜一般常使用色彩鮮艷的彩椒,彩椒中維生素C含量豐富,人體若缺乏維生素C易患______。在彩椒的種植過程中需要適時使用適量磷礦粉,其化學式為______,磷肥可以增強作物________和_________能力;還需要施用一定量的硫銨,施用硫銨的注意事項是______(答一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用化學用語填空:
(1)葡萄糖的化學式為________; (2)四個碳酸根離子________;
(3)標出三氧化二砷中砷元素的化合價 ________; (4)碘酒中的溶劑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下列實驗能夠直接用于驗證質量守恒定律的是______(填字母)
(2)圖2所示是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曲線,據此圖回答:
①t1℃時,A、B、C三種物質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順序是______
②t3℃時,將等質量A、B兩種物質的飽和溶液降溫到t2℃時,析出晶體質量較大的是______;
③t2℃時,將30gA放入100g水中,充分攪拌后,所得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是______;
④t3℃時,在不改變溶劑量的前提下,將C的飽和溶液變為不飽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學習了《海水“制堿”》一課后,同學們模擬“侯氏制堿法”進行實驗.
(查閱資料)氨氣(NH3)是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顯堿性.
(模擬實驗)驗證侯氏制堿法能獲得純堿
步驟 | 實驗裝置 | 實驗操作及現象 | 解釋與結論 |
(1) | 先從a管通入____(填 “CO2”或“NH3”),一段時間后,再從b管通入___(填“CO2”或“NH3”),溶液中有固體析出 | 蘸有稀硫酸的棉花可吸收過量的氨氣,以免揮發到空氣中。 | |
(2) | 充分加熱,觀察到的現象是:試管口有水珠,燒杯中的導管口有氣泡冒出,____。 | 步驟1析出的固體是碳酸氫鈉 | |
(3) | 滴加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固體逐漸消失 | 步驟2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是純堿 |
步驟1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______________。
(實驗反思)(1)同學們認為步驟3的實驗還不足以得出“步驟2加熱后得到的固體是純堿”的結論,經過討論,大家一致認為需要補充的實驗是____________。
(2)也有同學認為制得的純堿中可能含有氯化鈉雜質, 于是又設計了以下實驗并得出結論: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制得的純堿中含有氯化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小英同學用某鐵合金樣品做了如下實驗:稱量11.4g樣品,放入質量為40g的燒杯中,再往燒杯中加入2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與酸反應,也不溶于水)。反應完畢后稱量,燒杯及燒杯內物質總質量為251g。求:
(1)反應產生的氫氣質量為__________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質質量分數________________(寫出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與科學技術、生產生活及環境保護等密切相關。
(1)我省啟動保衛碧水藍天的“263“行動,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霧霾天氣的發生。形成硫酸型酸雨的主要氣體是__________;嚴格整治畜禽養殖場污染,主要是為減少_________和P等元素及化學需氧量對水體的污染。
(2)目前正在推廣用尿素水解液來消除柴油汽車尾氣中的氮氧化物。寫出脈素水解液中的NH3與NO在催化劑作用下,反應生成無污染物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硅酸鎂 Mg2Si3O8·nH2O具有治療胃酸過多的作用,寫出其與酸反應生成SiO2·H2O等物質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味精是常用的調味品,它的鮮味來自于其中的主要成分“谷氨酸鈉”(化學式是C5H8NO4Na,易溶于水,與AgNO3不反應),另外還含有NaCl,其它成分不考慮。請回答下列問題:
(1)味精中至少含有__________(填數字)種元素。
(2)稱取5.0g味精配制成50g溶液,量取蒸餾水的量筒規格是_________(填字母)。
A.5mL B. 10 mL C. 50 mL D. 100 mL
(3)下圖是配制過程,正確的操作順序為_______(填字母)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④①③
(4)為測定NaCl在味精中的質量分數,進行如下實驗:
①向所配制的50g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充分反應,檢驗沉淀是否完全的方法是:靜置后,在上層清液中加入______(填化學式)溶液,觀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②在其它操作均正確的情況下,若在配制溶液過程中,仰視刻度量取蒸餾水,則所配制溶液中,谷氨酸鈉的質量分數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所測定的味精中NaCI的質量分數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③精確測定AgCl沉淀質量為2.87 g,則該味精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___。(計算結果精確到0.1%。有關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NaCl-58. 5 , AgCl-143.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9世紀初,電燈尚未發明,煤礦工人在礦井中只能借助煤油燈照明。礦井中通常存在大量的甲烷氣體,遇火極易發生爆炸。1815年,化學家戴維設計出一種安全礦燈——戴維燈(如圖)。采用一種網眼很小的普通金屬網罩住火焰,火焰只會在網中燃燒而不會引燃外界的甲烷氣體。
(1)甲烷與空氣混合,遇火易發生爆炸,是因為甲烷燃燒釋放大量的_______。
(2)用戴維燈照明,不會引燃礦井中的甲烷,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