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化學知識在生產和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應用。下列說法或做法中不正確的是
A.發生煤氣中毒,立即將中毒人員移到通風的地方救治
B.天然氣泄露,立即關閉閥門并開窗通風
C.炒菜時油鍋著火,立即用水澆滅
D.發生火災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離開火災現場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類法是學習化學的一種方法。下列不屬于分類方法的是( 。
A.溶液可分為溶質和溶劑
B.物質變化分為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
C.常見的無機物根據組成和結構不同分為氧化物、酸、堿和鹽
D.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分別有化合、分解、置換和復分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分析推理是化學學習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分析推理中,正確的是
A.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所以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一定是中和反應
B.有機物中都含有碳元豪,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機物
C.化合物是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所以不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化合物
D.硝酸鉀溶于水溫度無明顯變化,所以硝酸銨溶于水溫度也無明顯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實驗可以鑒別生活、生產中的一些物質。下表列舉了四組待鑒別的物質和對應的鑒別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待鑒別的物質 | 鑒別方法 | |
A | 蒸餾水、食鹽水 | 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有無沉淀產生 |
B | 氧氣、二氧化碳、空氣 | 用燃著的木條檢驗,觀察木條燃燒情況 |
C | 羊毛纖維、棉花纖維 | 灼燒,聞燃燒產生的氣味,觀察燃燒后的灰燼 |
D | 硫酸銨、氯化鉀 | 加水后,觀察是否溶于水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學課本中的圖表、圖像可為我們提供許多信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閱元素在地殼中的含量
B.利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判斷金屬與鹽溶液是否發生反應
C.利用化合價表可以判斷物質的化學式是否書寫正確
D.利用溶解度曲線可以比較同一物質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根據表中氯化鈉和硝酸鉀部分溶解度數據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溫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
溶解 | NaCl | 35.7 | 35.8 | 36 | 36.3 | 36.6 | 37 | 37.3 |
KNO3 | 13.3 | 20.9 | 31.6 | 45.8 | 63.9 | 85.5 | 110 |
(1)10 ℃時,氯化鈉的溶解度是_______g。
(2)與硝酸鉀相比較,氯化鈉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_______(填“較大”或“較小”)。
(3)20 ℃時,在100 g水中加入40 g硝酸鉀,充分攪拌后,將溶液溫度升高到30 ℃(不考慮水分蒸發),所得溶液是____________(填“飽和溶液”或“不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1)用化學用語填空:
2個氮氣分子_____;5個銨根離子_____;高錳酸鉀_____;氧化鐵_____。
(2)寫出下列化學符號中“2”的意義。
①2CO:_____;②H2O: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自然界,溶有二氧化碳的雨水,會使石灰石構成的巖層部分溶解,使碳酸鈣轉變成可溶性的碳酸氫鈣:CaCO3+CO2+H2O=Ca(HCO3)2。當受熱或壓強突然減小時溶解的碳酸氫鈣會分解重新變成碳酸鈣沉:Ca(HCO3)2=CaCO3↓+CO2↑+H2O。由于石灰巖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某學習小組針對這個問題聯想到實驗室檢驗 CO2 時,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長時間往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O2 會產生什么樣的現象呢?小組決定用小燒杯盛裝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并不斷通入二氧化碳氣體進行探究。
(提出問題)
氫氧化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一段時間后,溶液中含有什么溶質?
(查閱資料)
(1)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時,NaOH 與 CO2 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2)通入過量 CO2 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O2+H2O=2NaHCO3。
(3)碳酸氫鹽都能溶于水。
(4)NaHCO3 溶液顯堿性,BaCl2 顯中性。
(提出猜想)
(1)溶質為 NaOH 和 Na2CO3
(2)溶質為 Na2CO3
(3)溶質是_____(填化學式)
(4)溶質為 NaHCO3
(設計實驗方案)
實驗步驟 | 實驗現象 | 實驗結論 |
(1)用試管取少量小燒杯中反應后的溶液,滴在幾滴酚酞試液 | 溶液變紅色 | 該溶液顯堿性 |
(2)取反應后溶液少許于試管中,然后滴加過量的 BaCl2 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猜想(4)不成立 |
(3)取步驟(2)中的上層清液,滴入稀鹽酸 | _____ | 猜想(1)和(2)不成立 |
(得出結論)猜想(3)成立。
(討論交流)有同學提出實驗步驟①是多余的。你認為該實驗設計是否需要?并說明理 由____________。
(反思應用)
驗證二氧化碳性質時,如果長時間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會看到什么樣的現象呢?請你描述一下: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