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解:合金與過量氫氧化鈉反應,由于金屬與氫氧化鈉是否反應很多教材中不會提及,所以本題通過給出NaAlO
2,表明只有鋁與氫氧化鈉反應,且生成了NaAlO
2和題目提到的可燃性氣體,推測應該是氫氣.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的目的是讓鋁完全反應掉.
NaAlO
2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由于有剩余的氫氧化鈉溶液,所以是氫氧化鈉和NaAlO
2與鹽酸的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導致得到的氯化鋁中含有雜質.而NaAlO
2和二氧化碳反應得到氫氧化鋁沉淀,經過濾、洗滌后,氫氧化鋁不再含有鹽類雜質,加入適量鹽酸后,沉淀溶解,所以得到的氯化鋁較為純凈.故途徑II更合適.
合金與過量的氫氧化鈉反應后得到的固體是鐵和銅的混合物(固體A).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后,能與之反應的只有鐵,所以生成了硫酸亞鐵和氫氣(無色氣體E),硫酸亞鐵進入了濾液,而不反應的銅進入了濾渣(固體B),所以固體B為銅.銅單質經加熱灼燒后生成黑色的固體氧化銅(固體C),加入硫酸后得到硫酸銅藍色溶液(溶液D).
(1)合金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生成NaAlO
2,說明鐵和銅與氫氧化鈉不反應,且氫氧化鈉是過量的,所以鋁不會有剩余.故剩余固體應該是鐵和銅.鋁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
2)的同時,還生成了一種可燃性氣體,則該氣體一定是氫氣.
(2)氫氧化鋁是堿,而鹽酸是酸,兩者發生的反應是酸堿中和反應,生成鹽和水.Al(OH)
3+3HCl═AlCl
3+3H
2O
(3)從操作II的結果可以看出,分為濾液和固體,所以應該是固液分離過程,為過濾.過濾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體發生迸濺.
(4)固體銅在灼燒過程中是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氧化銅,其對應的方程式為2Cu+O
2 2CuO,是兩種物質變成一種物質,其反應類型為化合反應.
(5)NaAlO
2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鋁,由于有剩余的氫氧化鈉溶液,所以是氫氧化鈉和NaAlO
2與鹽酸的反應,均是在溶液中進行,導致得到的氯化鋁中含有雜質.而NaAlO
2和二氧化碳反應得到氫氧化鋁沉淀,經過濾、洗滌后,氫氧化鋁不再含有鹽類雜質,加入適量鹽酸后,沉淀溶解,所以得到的氯化鋁較為純凈.故途徑II更合適.
故答案為:(1)鐵、銅 氫氣;(2)Al(OH)
3+3HCl═AlCl
3+3H
2O;(3)過濾 引流;(4)2Cu+O
2 2CuO 化合;(5)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