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酸鉀(K2FeO4)是一種比氯氣、臭氧、高錳酸鉀更強的多功能水處理劑,被廣泛應用于各種凈水過程,高鐵酸鉀中鐵元素的化合價為
A.+2 B.+3 C.+6 D.+7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類每年都要從大自然中提取大量的金屬,用于滿足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的需要。
(1)鋼鐵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屬材料。高爐煉鐵常以焦炭、鐵礦石、石灰石、空氣等為原料。煉鐵過程中,一氧化碳和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2)我國鋼鐵年產量很高,但因銹蝕造成的損失也很驚人。人們常采取在鐵制品表面涂刷油漆或鍍上其他金屬等方法,以防止其銹蝕。上述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
。
(3)我國礦物儲量很豐富,但人均占有量并不多,請保護金屬資源!下面幾種做法中,可有效保護金屬資源的是 (填字母)。
a.回收利用廢舊金屬制品
b.任意開采鐵礦石
c.鐵制品不加處理,存放在潮濕的環境中
d.尋找、開發金屬的代用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在劇烈運動后,血液中產生較多的乳酸(化學式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時間后,由于乳酸與吸入的氧氣反應而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
A.C3H6O3+3O23CO2+3H2O
B.C3H6O3+O2CO2+H2O
C.C3H6O3+3O2CO2↑+3H2O
D.2C3H6O3+6O26CO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變化中,既不屬于化合反應又不屬于分解反應,但屬于氧化反應的是 ( )
A. 甲烷+氧氣 二氧化碳+水 B. 硫+氫氣 硫化氫
C. 氧化汞 汞+氧氣 D. 氧氣+氫氣 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帶火星的木條在氧氣中可以復燃。那么,是不是只有純凈的氧氣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呢?為此,同學們開展了相關的實驗探究。實驗主要步驟如下:先制取一定量的氧氣備用,再測得集氣瓶實際容積為317 mL,然后采用某種正確的收集方法得到5瓶氧氣含量不同的空氣,最后用帶火星的木條來檢驗,觀察木條是否復燃。相關的數據見下表:
集氣 瓶編號 | 瓶內預裝水體積/mL | 充入 | 瓶內空氣體積/mL | 瓶內空氣里氧氣的體積分數 | 木條能 不能復燃 |
1 | 120 | 120 | 197 | 50.9% | 能 |
221世紀 | 97 | 97 | 220 |
| 能 |
3 | 90 | 90 | 227 | 43.4% | 能 |
4 | 84 | 84 | 233 | 41.9% | 能 |
5 | 81 | 81 | 236 | 41.2% | 不能 |
(1)試將上表空白處補充完整 (保留一位小數)。
(2)由該實驗可得到的結論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氧氣是我們身邊常見的物質,以下有關氧氣的敘述正確的是
A.魚、蝦等能在水中生存,是由于氧氣易溶于水
B.物質與氧氣發生的反應都是氧化反應
C.氧氣具有可燃性
D.物質在氧氣中燃燒的反應一定是化合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陰離子一定帶有負電荷
B.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不一定是同一種元素
C.元素的種類由該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決定
D.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式可當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化學已經滲透到社會發展的各個方面,在①環境保護;②能源開發利用;③新材料研制;④生命過程探索等領域中,與化學科學發展密切相關的是 ( )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②③④
C.只有①②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同學學習二氧化碳的知識后,對二氧化碳的性質進行如下探究。
實驗一:探究二氧化碳氣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實驗步驟及裝置如下:
①用大號針筒抽取200ml二氧化碳氣體;②試劑瓶中加入200ml水(恰好加滿),塞緊雙孔橡皮塞;③連接大號針筒和試劑瓶,緩慢推動活塞,將二氧化碳注入水中;
(1)可以證明針筒中氣體為二氧化碳的化學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 ;
(2)試劑瓶中加的水應是 (填字母)
A.蒸餾水 B. 自來水
(3)推動活塞時盡量緩慢,其目的是 ;
(4)當向水中注入CO2氣體體積達到120ml時,紅色油柱開始向上移動,實驗表明在該條件下,1體積水中能溶解 體積二氧化碳,使用紅色油柱的優點是 ;
(5)要提高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采取的一種措施是 。
實驗二:探究二氧化碳氣體的其他性質。實驗裝置如下:
(1)利用圖一實驗驗證二氧化碳具有密度比空氣大、不可燃、 的性質,要讓蠟燭自下而上熄滅,選用圖一中的 裝置更易成功;
(2)利用圖二裝置驗證二氧化碳能否與氫氧化鈉、氫氧化鈣反應;他們先關閉K1,打開K2,往導管中緩緩通入600ml二氧化碳,丙、丁容器中均無明顯現象;然后打開K1,關閉K2,繼續往導管中通入二氧化碳,觀察到丁容器中的出現渾濁(通常情況下1體積水大約能吸收1體積二氧化碳)。根據上述現象,可以推斷實驗中二氧化碳 (填字母)
A.一定與氫氧化鈣反應 B.可能與氫氧化鈣反應
C. 一定與氫氧化鈉反應 D. 可能與氫氧化鈉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