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A. A B. B C. C D. D
B 【解析】A、白磷燃燒,消耗氧氣,使瓶內氣壓降低,燒杯中的水進入瓶中,進入的量即消耗氧氣的量,因而能測得空氣中氧氣含量,正確;B、石蠟的燃燒的產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將干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燒杯內壁有水霧,無法探究石蠟中是否含有碳元素,錯誤;C、吹出的泡泡升起來即可判斷氫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正確;D、小燈泡發光即可證明石墨具有導電性,正確。故選B。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一輪復習驗收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綜合題
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請回答下列與化學相關的生活問題。
(1)制作三鮮水餃的原料有雞蛋、韭菜、面粉、食鹽等,雞蛋中富含的營養素是________。
(2)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 __________引起的中毒。(填化學式)。
(3)老年人缺乏_________元素(填元素符號),會引起骨質疏松,食用乳制品、豆類等可攝入該元素。
(4)某同學在燒菜時可以通過品嘗少量湯汁就會知曉菜的淡咸,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種性質,這種性質是__________。
(5)洗完后的鐵鍋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蛋白質 CO 鈣 均一性 防止鐵鍋生銹 【解析】(1)雞蛋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通常所說的煤氣中毒是指由CO引起的中毒;(3)人體缺乏鈣元素可能導致骨質疏松;(4)某同學在燒菜時可以通過品嘗少量湯汁就會知曉菜的淡咸,氯化鈉溶于水形成溶液,其原理是利用了溶液具有的一種性質,這種性質是均一性;(5)洗完后的鐵鍋用干布抹去其表面的水珠,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鐵鍋生銹。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山東省沂水縣2018屆九年級中考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關于碳循環和氧循環,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二氧化碳和氧氣的循環
B. 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發生了化學變化
C. 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及碳循環,又涉及氧循環
D. 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
A 【解析】A.碳循環和氧循環分別是指含碳物質和含氧物質的循環;B.碳循環和氧循環過程中均有物質種類改變,都發生了化學變化C.綠色植物的生長過程,既涉既有含碳化合物的轉化即碳循環,又涉及含氧物質的轉化即氧循環;D.碳循環和氧循環有利于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對穩定正確,選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填空題
鈦(Ti)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熔點高,抗腐蝕性能好等優良性能,被譽為“未來金屬”。現有5種含鈦元素的物質:Ti、TiO2、Ti2O3、TiCl4、K2TiO3。回答下列問題:
(1)Ti2O3讀作_____________。
(2)上述5種物質中鈦元素的化合價一共有______種。
(3)從物質分類的角度看,K2TiO3屬于_______。(填選項)
A.鹽 B.氧化物 C.堿
(4)已知Ti2(SO4)3溶于水溶液呈紫色。Ti2O3(紫黑色固體)在加熱條件下可溶于硫酸,生成Ti2(SO4)3 。可觀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二鈦 3 A 紫黑色固體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紫色 【解析】(1)根據氧化物的命名方法來分析;(2)根據單質的化合價為0,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0來分析;(3)根據物質的分類來分析;(4)根據化學反應的原理以及實驗現象來分析。(1)由氧化物的命名方法可知,Ti2O3讀作三氧化二鈦;(2)Ti屬于單質,化合價為0;TiO2中氧元素顯-2價,則鈦元素顯+4價;Ti2O3中氧元素顯...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關于碳及碳的氧化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A. 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通風,防止二氧化碳中毒
B. CO2和CO在一定的條件下都能與CuO反應
C. CO2和CO都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
D. 古代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長久不變色,是因為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
D 【解析】A、煤不完全燃燒能產生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使人中毒,所以用煤火取暖時應注意通風,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錯誤;B、CO2不具有還原性,不能與CuO反應,錯誤;C、CO2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質,CO不是,錯誤;D、古代書畫家用墨書寫或繪制的字畫能長時間不變色,是因為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正確。故選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2018屆九年級中考一模測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時,產生大量的白霧 B. 硝酸鉀不屬于復合肥
C. 棉花、羊毛、蠶絲都是天然纖維 D. 滌綸和乙烯都是有機合成材料
C 【解析】A、紅磷在氧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而不是白霧,錯誤;B、硝酸鉀含有氮元素和鉀元素,屬于復合肥,錯誤;C、棉花、羊毛、蠶絲都是天然纖維,正確;D、滌綸屬于有機合成材料,乙烯不屬于高分子化合物,不是有機合成材料,錯誤。故選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北京市朝陽區2018年初三一模化學試卷(原創解析) 題型:實驗題
為探究鐵、銅、銀三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設計了A、B兩個方案。
方案A | 方案B |
(1)能驗證三種金屬活動性順序的方案是________(填“A”或“B”)。
(2)方案B中,證明鐵的活動性比銅強的現象是___________。
A ③中產生氣泡,②中無現象 【解析】方案A:實驗中鐵和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銅,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CuSO4=FeSO4+Cu,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中無明顯變化,②中鐵片表面覆蓋一層紅色物質,溶液由藍色變成淺綠色,由實驗現象可知,鐵比銅活潑,銅比銀活潑;方案B:實驗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Fe+2HCl=FeCl2+H2↑,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是①②中均無明顯變化,③中有氣...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福建省莆田市2018屆九年級下學期質量檢查(一模)化學試卷 題型:計算題
小明取14.7g氯酸鉀和適量的二氧化錳均勻混合后加熱制取氧氣,實驗過程共收集到4.8g氧氣。已知氯酸鉀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KClO3 2KCl + 3O2↑,通過計算判斷氯酸鉀是否完全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化學 來源: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邵凡片2018屆九年級第二次模擬考試化學試卷 題型:單選題
下列與“綠色化學”理念不相符合的是
A. 農民在玉米地大量焚燒秸稈來得到鉀肥
B. 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節能減排
C. 工業廢水處理后再排放
D. 提高煤炭脫硫技術,同時改進燃煤爐灶,促使燃料充分燃燒
A 【解析】A、農民在玉米地應秸稈還田,不應大量焚燒秸稈,以免污染環境,故A錯誤;B、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節能減排,更有利于環保,故B正確;C、工業廢水處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環境,故C正確;D、提高煤炭脫硫技術,同時改進燃煤爐灶,促使燃料成分燃燒,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屬于空氣污染物,燃料充分燃燒又節約了資源,故D正確。 點睛∶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秸稈還田,提高煤炭脫硫技術,改...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